高雄拍《魍神之夜》奪臺灣金火球大獎 《鷺鷥河》獲評審團獎

監製王威人、中導演蔡旭晟、右製片董芳伃製作的《魍神之夜》拿下臺灣組|金火球大獎。(高雄電影節提供)

2023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頒獎典禮於15日晚間6點在高雄市總圖登場,今年是高雄電影節第13屆國際短片競賽,來自全球91國2260部優秀短片報名參賽,最後43組短片入圍、16組XR入圍,超過30組外國入圍影人和百位臺灣入圍劇組影人共同參與,是全臺最大的國際短片競賽、唯一的XR國際競賽盛會。去年以《謎幻泡泡糖》拿下XR金火球獎的評審克里斯多福戴維斯有如「瑪莉蓮夢露」男扮女裝登場,迷惑全場觀衆,與影展大使曾敬驊帥氣頒發臺灣學生獎,是全場最美、最帥時刻。

威尼斯影展導演陳芯宜、金鐘視後尹馨、奧斯卡提名導演巴辛哈利勒和尼克阿米爾穆斯塔法領銜的短片決審評審團,以及Meta VR for Good 計劃總監艾米席丹溫、富川奇幻影展策展人金鐘敏、臺灣VR資深製片陳斯婷組成的XR決審評審團,陸續公佈國際組、臺灣組和XR組共15項大獎,三個組別最大獎項「金火球大獎」,分別由《48小時》、《魍神之夜與《獄中鳥》獲得。

呼應全球當今政治、人權、族羣等議題趨勢,「國際金火球大獎」由伊朗短片《48小時》奪下,該片由親情切入沈重的政治犯議題,在敘事、拍攝與剪接皆相當成熟細膩,童星的表現尤其令人目光一亮。

導演阿札黛穆薩維感謝大家聆聽他的心聲,「這部影片的靈感來自於我的兒時回憶,我非常喜歡講述我的故事。我們劇組的幾位成員無償奉獻,因爲他們認爲這是個具有價值的故事,他們想幫我拍出這部電影,我意識到,當你全心全意地講述一個故事,而其他人也認爲你的故事具有價值時,他們就會給你幫助,成爲你的故事和聲音的一部分。對我而言,故事是相當強大的,因爲它是克服阻礙、分享世界和平的唯一途徑」。

國際組評審團獎由菲律賓短片《希望比死更冷》勝出,美女導演薩姆馬納薩親自領獎,這是她第一個國際獎項,很感謝高雄帶給她的榮耀。盧森堡短片《紅行李箱》探討伊朗女性因追求自由意志、未正確佩戴面紗而「被消失」,拿下本屆雄影評審團特別提及。

「高雄拍」短片在臺灣組囊獲兩項大獎,多部高品質的臺灣動畫短片,令人耳目一新,「臺灣金火球大獎」由《魍神之夜》勝出,該片結合濃厚的泛靈氛圍、動保意識,展現農村社會與動物之間的依存關係。導演蔡旭晟感謝道:「我是高雄人,所以這次有回家的感覺,謝謝雄影 、評審肯定,感謝願意一起製作《魍神之夜》的夥伴,我希望用更溫柔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物種」。

評審團獎頒給富有臺灣感情的《鷺鷥河》,導演劉琬琳感謝高雄孕育了這個故事,也把榮耀歸於這片土地。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熱帶複眼》則拿下評審團特別提及,導演張徐展大呼驚喜,這是他第三次入圍雄影短片競賽,「終於得獎了!」。「臺灣學生獎」由《演習》獲得,導演王俊爲以抵禦中國的演習切入敏感的政治議題,傳神反映兩岸政治氛圍。

亞洲新浪潮獎由伊朗、加拿大短片《作繭自縛》奪下,該片聰明地運用手機作爲階級翻轉的暗喻,同時挑戰了人性議題,在成長的刻畫上有着十足生動的描繪。導演阿米爾奧納爾曼感謝出色的劇組成員付出的努力,以及雄影提供平臺和各位觀衆的支持鼓勵。

土耳其短片《那些無法言傳的事》獲得美麗島人權獎,片中彰顯了政府利用語言與新聞控制試圖弱化族羣主體性,一窺伊斯蘭社會當今的社會實況,令人感慨。導演拉瑪贊基裡從土耳其傳來問候,感謝評審團,也感謝雄影將他的作品帶給臺灣觀衆。

全球XR生態圈重要獎項之一的XR金火球大獎由《獄中鳥》摘金,評審評價該片是一場關於人的堅忍不拔的旅程,角色建構以及敘事相互輝映。導演湯瑪斯韋勒普從去年大獎得主克里斯多福戴維斯手上接過獎座,並笑稱要追隨戴維斯的腳步,移居來臺灣創作。

XR沉浸體驗獎則由匈牙利、紐西蘭互動VR動畫《瑪拉的危險倒數》獲獎,呼應全球「Me Too」浪潮,導演芬妮法贊卡斯表示這個故事改編自朋友親身經歷,希望這個作品能帶給女性力量、也避免遭受約會性侵的危害 ;臺灣河牀劇團導演郭文泰所執導的VR作品《遺留》,繼去年陳芯宜導演《無法離開的人》,臺灣VR電影連莊拿下VR360敘事獎,郭文泰表示踏入劇場超過25年、去年才正式踏入VR虛擬實境,能在家鄉得獎、讓他很不可思議。XR 評審團特別提及則由英國《未來大國民》獲獎,導演凱倫帕默爾表示臺灣所面臨的國際政治危機,正是這個作品所探討的,希望臺灣觀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