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玩具碼頭 打造玩具的第二人生

民衆捐贈的玩具,經整理後,投入新主人懷抱。(攝影/Carter)

【◎文/羅健宏 ◎攝影/Carter】

藏身在高雄鹽埕區忠孝國小地下室的「玩具碼頭」,裡頭全是來自各地民衆捐贈的二手玩具,經過志工及修復師的巧手整理,經歷回收、篩檢、分類、清潔、包裝與分送等六大步驟被賦予新生命重新啓程,投入新主人懷抱。

高雄玩具碼頭目前由樑淑芬(圖右)及兩位成員共同營運。(攝影/Carter)

讓玩具陪伴需要的人

高雄「玩具碼頭」創設於2014年,是「臺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所有的玩具物流中心之一,平時除了回收玩具,也負責二手玩具的教育推廣。負責人樑淑芬說,「我們會到各單位分享協會的故事,並規劃玩具再利用課程,帶大家拆解破損的玩具,發揮創意改造成有用的物品。有時依照單位不同需求,還有闖關遊戲。」樑淑芬也補充,志工們還會帶着玩具去擺攤,「像是去年11月的愛心義賣市集,活動超級踊躍!」直言玩具魅力無人能擋,還差點將玩具碼頭庫存清空。

民衆捐贈的玩具,志工會再依照類別分類。(攝影/Carter)

高雄以外,全臺還有其他9處玩具物流中心,樑淑芬表示,平均每月都有約20箱玩具送達高雄,志工們會依照玩具的使用狀況進行分類。「品項良好的玩具,整理後將提供給有需要的團體申請,若玩具破損,我們也會試着再利用。」樑淑芬強調協會的宗旨就是要讓每個回收玩具,都能夠再發揮它們的功用。協會迄今已成立18年,在全臺設置上百間二手玩具圖書館,館內不僅提供免費玩具共享服務,讓有需要的孩子都能享有玩玩具的樂趣,同時提供親子免費遊玩,學校、社福機構和非營利組織也能免費使用。疫情期間,3年總計超過800個單位提出申請,讓23萬件玩具展開新生命,而成立至今募集的二手玩具重量也累積超過400公噸,並且分送給全臺約1600家偏鄉學校及社福團體,逾8萬人次受惠。

若已無法使用的玩具,志工會拆除保留可用的物件,作爲其他應用。(攝影/Carter)

創造優質玩具的良善循環

爲了有效推廣玩具共享服務,每年玩具碼頭都會設定目標,樑淑芬說,今年是推動源頭減量。「我們鼓勵民衆買好的玩具,並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材質,就像木頭。」由於價格是目前臺灣家長購買玩具的主要取向,樑淑芬感嘆,「大衆常忽略玩具的功能性,但真正優質的玩具應該是要讓孩子激發想法,而非短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她也直言要改變觀念並不容易,但每一次的推廣都是機會。

破損的玩具發揮創意改造成充滿童趣的盆栽。(攝影/Carter)

如今玩具碼頭功能不斷擴充,去年還開啓「玩具交換」新服務,提供民衆交流不想玩的二手玩具。「這個服務是無心插柳,由於擺攤時,常聽到家長說家裡玩具太多,要小朋友不要再拿,協會又只開放給有需要的團體申請,一時突發奇想,爲民衆也提供交換服務。」樑淑芬表示,這一年來收到不少民衆主動回饋,「孩子現在不會再亂買玩具,也比較愛惜,因爲他們知道好好保護才能和交換的人分享。」

高雄玩具碼頭因位於校園地下室,目前只開放以單位名義申請的預約服務。想參觀的民衆不用灰心,協會今年5月在臺塑王氏昆仲公園將設立新據點,除規劃成綠色商店外,也會作爲推廣玩具共享的場所。樑淑芬表示,「相較於過往接受邀請纔有機會推廣,未來新據點我們就可以主動出擊!」期盼吸引更多人加入玩具再利用的行列。

• 臺灣玩具圖書館-高雄玩具碼頭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智路71號

電話:(07)551-4887

官網:臺灣玩具圖書館協會

FB:臺灣玩具圖書館-高雄玩具碼頭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4年No.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