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能源、原物料基金一飛沖天

能源 原物料股基金今年來績效前五名

能源、原物料供不應求,已讓能源、原物料基金今年來衝出好績效,由於短期內供給持續緊繃,法人表示,在全球各國政府管控放寬後,必需性通勤需求快速回溫,搭配近期各國逐步開放國門迎接旅客,油價及能源類股依然呈現多頭走勢。

野村投信表示, 從2021以來豬羊變色,投資人過去最愛的科技、消費族羣休息,改由能源股、原材料股領漲大盤。大宗商品價格已持續一段時間走揚,相關企業獲利品質改善,有能力增加現金股息配發,雖然能源類股指數今年以來強勁上漲,相對大盤本淨比仍呈現折價,評價面依舊低廉,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窪表示,全球原油供需平衡主要依賴OPEC+產量調控,全球原油供需短缺情況原本將在今年下半年轉爲過剩,但俄羅斯能源遭制裁的影響初估約每日150萬桶受到影響,若歐美加強制裁,則受影響將達每日200萬桶以上。

美國頁岩油生產商資本節制加上供應鏈問題無法大幅回覆的產量。預期OPEC+和頁岩油產量仍將逐步增加,因此,對俄製裁爲能源市場最主要的變數,預期油價維持高檔。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表示,全球通膨再起,讓具有通膨受惠特性的能源與原物料相關類股,成爲該階段最受益的標的之一,值得留意的是,能源期貨保證金因波動率飆升而拉高,讓投機部位已因資金成本考量而出場,代表目前油價已非炒作或有高估風險,而是在供需之下所產生的高油價時代。

能源供給有限,楊博翔說,在全球各國政府管控放寬後,必需性通勤需求快速回溫,搭配近期各國逐步開放國門迎接旅客,全球航空需求也出現明顯改善,而航空用油是能源需求市場最後一塊拼圖,有望隨疫情結束而恢復,加上供應鏈轉趨順暢所推動的總經成長,預料2022年全球油品需求面將超越疫情前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