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司機薪資補助 竹縣只到年底

新竹縣可見市區公車(右)與公路客運(左)行駛,但司機補貼待遇卻大不同。記者巫鴻瑋/攝影

公車駕駛缺工嚴重,桃竹竹苗4縣市近年接力替市區公車司機加薪,每月5千元到1萬元不等。但補助非長久之計,新竹縣政府昨證實,薪資補助只到今年底,將以調整成本補貼爲主協助業者經營。桃園市交通局則着手人力「開源節流」,正盤點免費公車轉型爲9人巴,讓司機改開市區公車。

桃園市公車司機缺額200多人,市府爲解決人力荒,「開源」方面除了運價差額補助從2元調高到5元,由客運業者提供司機每月1萬元的薪資補助,也與業者合作培訓新司機。培訓階段就能領最高20萬元的基本薪資與學習津貼,目前52人受訓中,最快8、9月上線開車。

「節流」部分,交通局長張新福說,市府正盤點載客量低的免費公車及幸福巴士路線,擬轉由9人座小客車運行,讓具大客車執照的司機可轉投入熱門的市區公車路線,預計暑假會有結果。

除了桃園是由客運業者祭出薪資補貼,新竹市由市府補貼市區公車薪資每月5千元,新竹縣與苗栗縣政府也在今年替司機加薪1萬元等利多「留才」。竹縣議員徐瑜新認爲,市區公車司機雖有補貼,但公路客運、幸福巴士路線卻無法受惠,昨要求縣府擴大補助對象。

對此,竹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說,縣府擴大補助「不太容易」,因公路客運、幸福巴士權責單位分爲交通部公路局與各鄉鎮市公所。並坦言,司機薪資補助僅是短期解方,明年終止後將以調整成本補貼因應,各鄉鎮幸福巴士也鼓勵改預約制,避免蚊子公車在路上跑。

新竹市交通處指出,今年1月起也將公車每公里合理營運成本補助從46.666元再提高至54.408元,透過虧損補貼機制及貼近業者實際成本結構提高司機薪資,纔是穩定司機人力的根本之道。明年是否延續司機薪資補貼,內部研議中。

苗栗縣今年補貼市區公車司機每月1萬元,縣府工務處表示,縣內僅金牌客運4條市區公車路線,補助薪資總計144萬元。明年是否仍補助或其他方案,將考量外縣市作法評估,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