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雙航母同現西太平洋 考驗佳山基地

中共航母「山東艦」進行海上編隊航行演練。(摘自中國軍網)

江飛宇小檔案曾走訪過新加坡航展與珠海航展,雖熱愛軍事,但並不好戰,「武器是工業藝術品,最美好的武器,就是不使用的模樣」

共軍4月8日至10日對臺實施「環臺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強調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跟去年8月的環臺軍演不同,共軍這次並未發射導彈,但山東號航空母艦第一次出現在臺灣東南方的西太平洋海域,國軍也首度偵測到航母艦載機殲15出沒我防空識別區,過去被認爲是最安全的佳山基地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威脅。共軍另一艘航母遼寧號隨後也進入西太,首度有兩艘共軍航母同時在同一水域演訓。

共軍對臺軍演期間,美軍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亦出現在靠近日本琉球附近海域,與大陸山東艦保持相當距離。山東艦成軍不久,其母港位於海南三亞,這次是取道臺菲間的巴士海峽水道進入西太平洋演習。中共另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過去也曾進入西太平洋演訓,因爲母港是山東青島,所以是借取道宮古海峽,行進路徑並不相同,但同樣是突破美國畫設的第一島鏈,目標直指第二島鏈的關島,不僅對臺灣東部的空防形成沉重壓力,也對美軍構成巨大的威脅。

日本防衛省4月6日通報,海上自衛隊5日下午6點左右,在沖繩縣波照間島以南約300公里海域,發現向東航行的山東號航母、054A型飛彈護衛艦柳州號和901型綜合補給艦查幹湖號。山東號上有3架直18、1架直9直升機及13架殲15戰機。這是日本自衛隊首次發現山東號進入太平洋,是今年元旦遼寧號通過宮古海峽以來,中國航母編隊第二次東出西太平洋演訓。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3護衛隊所屬朝霧級多用途驅逐艦澤霧號,立即前往監視。

根據統計,山東艦一連3天高達120架次艦載機頻繁起降,國軍亦偵測到船上的殲15戰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北京官方新媒體指出,共軍東部戰區拿出三個罕見壓軸科目,包括火箭軍打擊海上移動目標演習、突擊敵疏泊艦船、海上封鎖等,以及山東艦編隊參演,加入環臺演訓,也有把兵力開始向東指向,進一步向太平洋延伸,即一方面封島,一方面拒止外部勢力干預。

山東艦於4月25日始離西太轉往南海,總計4月7日到24日其艦載戰機與直升機起降多達620次。而根據我國防部監測,山東艦一度距離鵝鑾鼻僅120浬,臺灣處於其艦載機作戰半徑內。

事實上,中共航母在西太洋的演訓並未隨環臺軍演結束而落幕,根據大陸央廣報導,中共遼寧號航空母艦隨後也在西太平洋海域,展開防空、反潛等多課目訓練,操練航母編隊的遠海體系作戰能力。與此同時,正進行首次遠海航訓的大陸首艘自制航母山東艦,則在西太平洋深處、菲律賓海附近方向進行演訓。這是首次有大陸雙航母編隊,一同出現在西太平洋,大陸專家指出,這是替往後組成雙航母共同編隊作準備,對於大陸反區域介入、遠洋作戰能力有重要意義。

大陸央廣報導指出,遼寧艦主官、前西寧艦長周建強表示,他們構築典型場景,突出遠海實戰化部署、實戰實訓,堅持體系用兵,動態塑勢和戰訓耦合,在實戰環境中練指揮、研戰法、摸底數、強能力,錘鍊航母編隊的遠海體系作戰能力。中共官媒央視發佈的畫面可見,遼寧號周邊有多艘艦艇航行,戰機在航母上升降。訓練期間有外國軍艦機持續抵近偵察和跟蹤監視,央廣的片段中見到遼寧艦艦載機監視外軍F-15戰機。

遼寧、山東兩艦均以舊蘇聯時代的航母爲基礎建造,其綜合戰力遠遠不及美軍的核動力航母,但目前建造中的福建號則是共軍推出的跨代航母,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戰力可大爲提升,屆時中共航母總數量雖然不及美軍,由於美軍武力是全球投射,必須同時執行三大洋、五大洲的巡弋任務,中共在西太平洋可形成局部優勢,實施反介入及區域拒止的能力大幅提高,對臺灣的威脅更甚於現在數倍。

央視近拍的最新影片顯示,福建艦水線上方的排煙管附近,出現了明顯的「燻黑」痕跡,而這痕跡垂直向上延伸,一直到左舷甲板下方。中國軍事專家兼電視評論員宋忠平認爲,這些痕跡顯示輔助動力柴油機已進行點火測試,輔助動力系統可能已在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