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金融業推「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課程」 研擬碳焦慮解方

工研院與中國信託銀行跨界合作推出「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課程」,其包括課前線上教學與實體實作兩大主軸,引領與會企業代表規畫中長期淨零策略。(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工研院爲加速企業與供應鏈實質減碳,提升臺灣產業淨零競爭力,攜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舉辦「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課程」,鎖定電子或製造業關注淨零減碳議題的非上市櫃公司70家企業代表與會,共同研議碳焦慮解方。

工研院指出,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課程規畫課前線上教學與實體實作兩大主軸,線上教學協助企業事先了解國際規範與盤查範疇認定,具備淨零基本知能。

實體課程則以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能源需求管理及智慧碳中和等主題案例分享,並針對企業關注的機械設備、綠能節能、循環材料等淨零關鍵議題進行分組交流,引領與會企業代表規畫中長期淨零策略。

美國家電大廠惠而浦的專業代工廠亞弘電科技公司特助張端甫表示,過去曾參加許多減碳課程,但對溫室氣體盤查過程及計算邏輯多未詳細說明,以致後續盤查資料送交查證機構時間成本增加,也不利公司自主盤查能力養成,透過這次課程,可理解盤查作業及思考可能性減碳方案,進而協助公司架構減碳策略。

太陽能支架大廠景欣公司總經理廖卿伶指出,今年赴歐洲參展時被要求提交溫室氣體盤查數據或說明減碳效益,卻苦於不知從何着手,透過此次課程增進溫室氣體盤查知能,可清楚引導公司邁向實質淨零,有助於開拓歐美市場商機。

工研院在課後問卷調查發現,參與課程的企業有超過7成企業設立或規劃設立ESG專責單位,且近半數完成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但仍有近7成企業表示需要ESG知識建構資源協助,包括淨零排放相關課程與政府資源宣導說明。

超過4成企業有減碳技術導入與到廠診斷輔導需求,顯示企業在面對淨零挑戰時,仍以掌握相關知識爲優先,後續技術導入與製程改善仍需專業機構協助輔導。

工研院表示,爲協助企業導入ESG,並持續精進,中信銀行可提供ESG評量活動,幫助企業盤點ESG執行現況及接軌國際的程度,目前高達約9成企業表達興趣,並將近2成確認參與。

工研院與中國信託爲產業供應鏈提供實質減碳策略,邀請企業25日參訪工研院,增廣前瞻淨零技術知識;11月8日將於高雄市舉辦「金融x科技|供應鏈轉型新解方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將從淨零政策趨勢、綠色金融、淨零創新科技及國際碳市場脈動等面向深入探討,搭配標竿企業分享從事淨零減碳之實務觀點,協助企業研擬減碳藍圖,帶動供應鏈綠色轉型及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