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臺南市蛻變之旅 從菜市場開始不一樣

根據《財訊》報導,臺南市有悠久歷史,卻也不忘與時俱進,運用智慧科技,爲民衆帶來便利生活。新舊融合,正可以激盪出創意,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與見證古城的新風貌。(圖/財訊提供)

臺南市是將近400年曆史的文化古都,但是隨科技的進步,臺南市經濟發展局也邀請官民合作並且跨局處,透過各種科技,提出解決方案,爲民衆帶來智慧新城的風貌。

例如,《財訊》報導指出,臺南市59個公有市場、50多個民有市場、40多個夜市,都屬於經發局的管轄範圍。在疫情期間,傳統市場業績受到極大衝擊,爲協助攤商突破困境,市府和當地外送業者合作,讓民衆可用手機App向菜市場的商家訂貨,不擅長使用手機的長輩也可以打電話下訂。

手機App買菜 直接送到家

疫情嚴重期間,爲了管控人流,有些縣市派人在出入口站崗,但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成效不彰。臺南經發局的解決方式是,與當地的有線電視業者和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在14個市場內,將高解析度攝影機拍攝的影像,以5G光纖網路,回傳到位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國網中心伺服器中解析。如果有人沒戴好口罩,市場內就會自動啓動事先錄製的廣播,提醒大家要戴好口罩;演算法也會計算出人數,如果發現容留人數太多,也會廣播,請在場民衆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入口處站崗的同仁也會開始限制人員進入。

臺南巿經發局局長陳凱凌說:「這種方式可以測試我們網路,尤其是光纖網路的韌性。」他對《財訊》採訪團隊解釋說,有線電視的密度很高,很多偏鄉只要拉光纖,有線電視能收訊,表示網路沒問題,所以這項措施其實可以驗證臺南的資訊基礎建設的能力;另外資料透過光纖網路傳到國網中心,也用到它大電腦的演算法。

而且經發局使用的是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PP)的模式。臺南市向有線電視業者租用攝影機服務,每月付租金,而不是自己擁有設備,因此不須支付固定維護、維修等龐大的費用。

此外,《財訊》報導指出,人口數在臺南37個行政區中排名倒數第2的左鎮,一直是經發局想利用科技提供服務的場域。在智慧醫療方面,市政府和智齡科技公司合作,執行「生一個囝來甲你有孝」的實證計劃,當地的長輩平常就可每天量血壓、血氧、額溫等,這些量測數據會自動上傳到成大醫院的雲端,這也是採用PPP的模式。

市政府衛生局的醫療巡迴車開到當地時,醫師可以從雲端下載這些數據,藉此得知長者這些日子以來的身體狀況,再判斷是否要開藥或提醒注意事項。如果有特殊狀況,也會發出警訊給住在外地的家人,請他們關懷老人家。去年,這項服務已經造福了近90位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