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冬瓜蜜 標榜真實滋味

古法釀煮冬瓜蜜,需先釀再熬煮,過程費時費工,陳玫吟自創「盧記」品牌,希望延續前人煮出真實好滋味。(曹婷婷攝)

百年老店搭上新興社羣募資!清末,曾是府城麥芽糖最大工廠的永順發,傳承至今4代,子孫自創「盧記」主推古法釀製冬瓜蜜,在食安風暴下打着「喝到真實味道」,透過flyingV羣衆募資平臺,藉助網路曝光讓古法發光。

位於臺南市北忠街的「盧記」,源自第一代祖先好手藝,緊鄰的新順發行繼承老店招牌,如今轉做批發,自創品牌的「盧記」則是由第四代媳婦陳玫吟,熬煮前人傳承至今的古釀冬瓜蜜。

「民國50年是分水嶺,舊時代冬瓜釀蜜因不符運送成本,最終被冬瓜磚取代。」陳玫吟說,古早,老一輩以冬瓜熬成蜜飲用,隨時代更迭,無法久放的冬瓜蜜被以糖熬煮而成的冬瓜磚取代,冬瓜蜜反而銷聲匿跡。

90年左右,因當地文化祭,她玩票性質熬煮冬瓜蜜請人品嚐,廣獲好評,許多人詢問哪買?開啓她投入熬煮冬瓜蜜的生活。

爲了熬煮冬瓜蜜,須從清晨6時熬到下午3、4時,事前還須先用中藥釀製才能熬,最後萃取精華,費時費工,且室溫只能放1周,她笑說,工序繁複、利潤少,難怪沒人肯做。

臺南市文化局與flyingV羣衆募資平臺主辦「臺南老店.創意愛現」活動,盧記是4個入圍者之一,文化局後續將協助募資計劃修正,預計10月份將上傳店家資料於flyingV羣衆募資平臺上,支持老店理念者即可捐款,期使老店歷久彌新的夢想,在衆人支持下實踐。

陳玫吟說,雖想讓老店繼續發光,卻苦無頭緒,透過「真實滋味小確幸-盧記古釀冬瓜蜜」計劃,期讓更多消費者品嚐老店古法釀製冬瓜蜜、麥芽糖等,不管能否募到目標30萬元,但對老店至少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