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也有狒狒!曝本草綱目紀錄「狒狒見人就笑」

圖爲《本草綱目》狒狒圖局部,提到狒狒見人就笑。(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院FB)

桃園一隻狒狒逃脫多日,在桃園各區逛大街,引發民衆恐慌,加上外傳狒狒是六福村逃出來的,六福村爲此大舉清點1百多隻狒狒弄得人仰馬翻 ,許多臉書粉專小編跟風發「狒文」,清點自家動物有沒有短缺逃脫,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也發文,表示在故宮文物庫房裡發現狒狒,躲在院藏四庫全書寫本《本草綱目》中,描述狒狒見人就笑,別名「人熊」。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臉書小編今天發文,指故宮也有狒狒,16世紀晚期文人李時珍編着的博物百科著作《本草綱目》,在「獸部.寓類怪類」篇章中,收錄「狒狒」資訊、畫出狒狒外觀,書中不只一次提到狒狒會「迅走」,跟那隻已經跑遍大半個桃園的狒狒狀況很符合。

《本草綱目》記錄狒狒有許多別名,像「梟羊」、「野人」、「人熊」等。(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院FB)

故宮表示,《本草綱目》也提到狒狒見人就笑,還畫了一張狒狒詭異的露齒微笑圖,但小編提醒,看到真的狒狒千萬不能露齒笑,會讓狒狒以爲是在恐嚇牠。

狒狒圖,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本草綱目》第九冊。(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院FB)

故宮指出,書中還記錄狒狒有許多別名,像「梟羊」、「野人」、「人熊」等,其中「人熊」到現在還有在用,根據20世紀初期日籍語言學家小川尚義編着《臺日大辭典》記載,臺灣漢人的臺語裡,狒狒就念作「ラン ヒム」(lâng-hîm,人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