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屢創新高,外資扎堆調研,這家芯片公司有何看點?

產品提價、產能吃緊、市場拓展、庫存趨零,中穎電子在接受以外資機構爲主的調研時傳遞出高度景氣的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年內屢創新高的中穎電子,近半年來的股東戶數從3.23萬戶減少至2.46萬戶,戶均持股市值從28.21萬元升至44.55萬元。

機構調研頻繁

股價屢創新高

6月11日,中穎電子報收於60.99元/股,上漲0.98%,全天成交金額3.98億元。回顧盤面,中穎電子盤中一度漲至62.38元/股,迫近前幾日創下的62.48元/股的歷史最高收盤價,但隨後迅速回落至61元左右,全天振幅4.25%。

看似波瀾不驚的背後,是中穎電子的“堅挺”。Wind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收盤,中穎電子所屬的23個板塊中,除半導體行業板塊當天收漲0.18%外,其餘均不同程度下跌。

中穎電子爲何走出獨立行情?原因就在公司前一日晚間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

根據披露信息,中穎電子於6月9日接待了摩根大通、Allianz GI、Ballie Gifford、Fullerton、安聯投資等共計13家機構的調研,其中過半是外資機構,且每一家都大有來頭。

比如Allianz GI(安聯全球)是一家多元化的資產管理公司,其母公司安聯集團是全球範圍內規模領先金融服務機構之一;曾以“特斯拉最大外部股東”的身份聞名於市場的Ballie Gifford是一家有着百年曆史的投資基金,除特斯拉外,還投資了亞馬遜、阿里巴巴、蔚來等公司;Greenwoods,有一個更爲外界熟知的中文名景林”,同樣是一家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的百億私募。

事實上,中穎電子在此之前就頻頻迎來機構的“登門拜訪”。

數據顯示,中穎電子近一年時間接受結構調研合計125次,其中發生在今年的調研有90次。尤其在4月份中穎電子交出一份頗爲亮眼的一季報後,機構更是紛紛上門,一個月內公司接待調研48次,多家券商的研報給予“買入”或“推薦”的評級

一季度顯示,中穎電子實現營收3.06億元,同比增長51.95%;實現歸母淨利潤0.68億元,同比增長60.73%。

中信建投的研報認爲,公司一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長均超過一成,淡季不淡。分業務看,家電及電機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3%,其中變頻空調銷售增速較快,全年有望實現同比2至3倍以上的增長;鋰電池管理芯片進入手機前裝市場,在國內品牌手機應用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未來有望持續放量;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進入手機維修市場,受益於產能放量,同比增長數倍,在全球OLED顯示驅動芯片供應緊張、漲價背景下,公司OLED業務今年有望實現大幅增長並扭虧。對此,中信建投上調了中穎電子的盈利預測,預計2021年至2023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億元、3.85億元和4.96億元。

受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影響,中穎電子股價節節攀升,不斷創下新高,從4月份至今,區間漲幅達57.19%,今年以來的漲幅接近九成。

產能緊張

基本無庫存

在6月9日的調研中,機構都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調研紀要顯示,調研機構關注中穎電子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新項目、產品提價、市場表現,以及汽車電子研發等。

對於產品提價,中穎電子表示,在產業產能供應不足的大背景下,公司爲取得更多晶圓產能,都會適當向下遊傳導成本的上升。公司大部分產品從今年1月1日起提過價,主要反映上游供應鏈調漲幅度。

問及公司一季度毛利率較高是否與產品漲價有關時,中穎電子回覆少部分有關,一部分受產品組合變化影響。

具體來看,家電產品線的毛利率長期一直較接近公司平均毛利率,AMOLED顯示驅動芯片由單一產品量大,毛利率偏低的市場特性。今年一季度,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銷售同比增長數倍,由於市場缺貨因素,毛利率小有改善。

中穎電子進一步表示,公司短期爭取的新增產能無法消化客戶訂單需求,但預計會逐季改善。新增產能部分的成本有所提高,公司也會盡量轉嫁給客戶。長期來看,毛利率會隨着產品組合變化而波動加大,利潤率能夠維持。

在MCU產品線方面,中穎電子稱,公司主要產品爲工業控制級別微控制器芯片,一般多在成熟製程的8吋做晶圓代工。家電主控芯片銷售增速受制於產能閒置,白色家電32位芯片新產品會採用12吋晶圓廠的製程。家電領域的市佔份額預計長期仍會逐步增加。

此外,中穎電子在回覆中表示,公司一季度鋰電池管理芯片銷售同比增長逾倍,主要是在品牌手機及TWS耳機國產替代上取得較好進展;筆電的鋰電池管理芯片在大品牌客戶已有小量生產,今年將會做橫向的市場推廣

庫存情況上,中穎電子稱目前庫存成本很少,主要是成品。公司和經銷商基本沒庫存,家電的終端客戶可能會有一些成品庫存,但難以完全掌握。

編輯: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