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企業追求成長 可用的策略思維

在學理上,有個簡單明瞭的「安索夫矩陣」(Ansoff Matrix))可供參酌。這個「產品/市場方格」是由安索夫(Igor Ansoff)所提出的,幫助企業在分析和規劃未來經營方向的4種策略思考。因此,企業在追求獲利成長時,可依據自身在產品、市場或關鍵技術的競爭強項爲根基,搭配選擇適當的成長性策略。

一、市場滲透策略:代表經理人可思考如何提升既有產品、在既有市場的銷售量或市佔率。常見作法如下:

1、創新產品訴求/用途,說服顧客改變使用習慣、增加購買量。像是最近有人提倡運動前喝咖啡,可提升代謝效率;運動後喝豆漿能簡單快速的營養補給。而健康保健品在廣告文宣中提到早晨喝一罐可調整體質、上班喝可安定思緒,則是提高產品使用頻率的案例。

2、透過促銷或改善服務品質,吸引顧客不用競爭者的產品/服務。例如:業者設計點數生態圈、優惠、折抵、促銷等多元行銷方式,並改善服務流程、售後服務來吸引潛在客羣。

3、經由併購或合作的策略,擴張產能、通路,拉高市佔率且降低生產成本。可從近期的電子、零售、飯店業者的併購案中理解管理意涵。

二、產品開發策略:是指運用現有顧客關係借力使力,向既有客戶提供新產品,藉此與競爭者區隔,適用於公司的優勢在既有顧客或市場時。有兩種思考方法:

1、研發周邊或互補性商品:賣手機的廠商,推出周邊配件;居家生活用品業者透過併購或開發新產品,陸續增加產品品項。

2、依據顧客反應,推出新一代升級後的產品:如同近日新一代的手機問世;維他命或益生菌產品的升級版;或是從掃地機器人到多用途的家事機器人都是生活實例。

3、使用競爭差異化技術,開發新產品。譬如:過去生產鹽的廠商利用關鍵資源與技術,生產鹼性離子水。傳統電子業運用核心能力,快速切入電動車零組件的供應鏈。食品業者將世界知名的巧克力,融入新推出的品項中。

三、市場開發策略:將公司現有產品,賣到仍未被開發的市場,包括拓展地理市場或不同市場區隔,以擴大既有產品的銷售機會,適用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既有產品時,有四種思維模式。

1、航向新市場:從地方至全國或從國內至國外,惟產品定位或銷售方式須因地制宜。像是:3C通路至印度展店、餐飲或服飾業者進軍國際市場。

2、使用新的行銷通路:透過不同銷售管道接觸不同客羣。如:最近電動機車嘗試在不同通路販售、產品進到電視購物臺或線上購物網,皆可能接觸到不同以往的客羣。

3、以新方式包裝現有產品:如同維他命改變過去瓶裝、轉以夾鏈袋的包裝,進到超商販售。

4、採用新的商業模式:以新的收費模式,如:租賃、訂閱制;或是以新的訂價方法,如:以分計費來迎合新的客羣。

四、多角化策略:企業開發新產品,並引進新市場裡。由於是全新的領域,在既有專業知識能力可能無法施展下,是風險最高的策略選擇。企業之所以青睞此法可能是新領域的吸引力大、潛在的報酬高。採多角化成功的企業,大都是在產品技術研發、銷售、通路等取得綜效,否則失敗的案例還不少。此策略可透過內部自行開發、合作、併購或技術授權等方法發展新產品、事業。有兩種可行的途徑:

1、非相關多角化:拓展跟現有業務無關聯性的產品或市場。像是塑化集團進入電子相關領域,也經營學校、醫院。

2、重直多角化:將重心往產品流程的上游或下游進行擴張。電子品牌爲確保關鍵零組件供應來源和品質,採垂直整合上、下游的作法,能穩定地推出產品。類似的,汽車業者過去爲了原物料或零組件來源穩定也曾向上遊整合,近來則看好新市場的發展而往下游推進,除了租賃車、二手車市場外,亦建構平臺跨入計程車的乘車派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