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說法不一 立委要求法務部2周後報告

網傳民衆遭情治機關監聽資料,最高檢察署指是境外勢力的認知作戰。內政部長林右昌(右)7日表示,認知作戰就是三分真、七分假、似真似假,呼籲民衆審慎思辨。圖左爲警政署署長黃明昭。(劉宗龍攝)

網路社羣近日流傳疑似情治機關監聽資料,被監聽對象包括退將、立委、鄉鎮市長等。對於資料內容全屬真或假,政府官員說法不一,內政部長林右昌7日表示,認知作戰三分真、七分假,但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卻強調「文件是假的」。對相關單位3、4小時內就能認定是「認知作戰」,立委要求,法務部2周後提出專案報告說明。

針對疑似監聽資料外泄,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6日火速澄清是境外勢力「認知作戰」。不過,有情報單位人員透露,確實有遭監聽對象列在名單上,因此外界仍對監聽資料真假有所質疑。

林右昌昨表示,「認知作戰三分真、七分假、似真似假」,正值我國大選期間,任何訊息,人民都應該要審慎地思辯,不要受到相關訊息的影響,確保整個大選能夠順利進行。

至於臺灣資安是否有漏洞,林右昌迴應,認知作戰或錯假訊息,跟治安不一定是直接畫上等號,該案相關單位已在偵辦。

相較林右昌的保守說法,蔡碧仲則堅定指出,文件是假的,因爲該文件出現西元年份,還將臺灣地名雲林寫成簡體字的「雲」,再用境外伺服器散佈到社羣網站,「種種作法顯然這就是假的」。

蔡碧仲說,臺灣高檢署、調查局和廉政署已先後說明,呼籲民衆不要散佈助長惡劣行爲,也鼓勵具證檢舉,若因此查獲,可望獲得2000萬元境外勢力介入檢舉獎金。

民衆黨立委賴香伶在立法院司法委員會質疑,相關單位究竟是何時知情,以及如何能在3到4小時就能認定是認知作戰?法務部檢察司副司長簡美慧迴應,該案件是6日得知,最高檢第一時間責成北檢分案偵辦,適時釐清。

不過,賴香伶指出,去年就發生過戶籍資料外流狀況,名單做得唯妙唯俏,很難快速釐清,後續若發生類似案件,希望能說明相關SOP和主責單位,要求法務部2周後提出專案報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