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1號竹北交流道 智慧交控系統29日上路

國道1號竹北交流道下雨天時,往新竹方向車流常動彈不得,縣府投入2800萬元的智慧交控系統將在29日上路。(羅浚濱攝)

國道1號竹北交流道周邊交通尖峰時段經常壅塞,下雨天時車流更常動彈不得,縣警局設置科技執法,避免車輛任意變換車道發生車禍,縣府投入2800萬元辦理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計劃,完成智慧交控系統將在29日正式上路,期有效改善交流道周邊壅塞情形。

交旅處長遊志祥指出,竹北交流道周邊道路上午交通尖峰時段,每小時約有11000到12000車輛涌入,往新竹市方向尖峰每小時約有2300輛車,超過每小時1800車的容量,導致車輛溢流至光明六路,造成周邊道路及路口壅塞。

交旅處經過車流大數據分析,竹北市光明六路從縣政九路家樂福路口到進入交流道約700公尺,在尖峰時段有時需要花將近30分鐘,目前仰賴執勤員警手控操控號誌及義交指揮進行車流疏解。

遊志祥說,竹北往返園區主要以國道1號和自強南路上經國橋到竹市慈雲路爲主,該處先執行3年7千多萬元的「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資訊與壅塞改善服務計劃」,在經國橋路側設置車流偵測器,透過智慧交控執行動態號誌控制,分析發現能讓園區上班族節省20%的通勤時間。

交旅處延續先前經國橋廊帶智慧號控經驗,去年底推動「竹北交流道周邊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計劃」,將原先經國橋智慧交控路廊,往竹北交流道方向擴展,以便形成整體的智慧交控路網。

遊志祥指日前已開放光明六路禁左時段和左轉車道直行,推動竹北交流道周邊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計劃,鞋23處路口建置完成etag、攝影機及車流偵測設備已完成測試,29日就正式上路,進行即時車流數據統計分析,執行區域動態號誌控制,相信將能大幅改善交流道周邊道路壅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