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電動車「慘」業 Nikola停產、股價崩跌13%

由於擔心銷售持續放緩可能促使電動車製造商賣更多股票來籌措資金,投資人非常關注Nikola和其他電動車製造商的現金水位。

Nikola表示,第一季現金用掉2.4億美元,而2022年每一季的「燒錢率」約爲2億美元。

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財務長Stasy Pasterick向分析師表示,對我們的事業來說,這樣的「燒錢」速度是無法持續下去的,我們正在考慮可以減少支出的所有選擇,也將設法籌措更多資金。

Nikola表示,亞利桑那州廠的生產線將於7月恢復生產,未來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可以生產氫燃料電池卡車,也可以生產電池電動卡車,但公司會將重心放在生產氫燃料電池卡車上。

Nikola上季虧損達1.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3億美元擴大。

Nikola與義大利卡車製造商Iveco Group在歐洲設有合資企業。Nikola表示將出售對該合資公司持有的50%股權,未來將專注於北美市場。

此外,Nikola表示正在考慮旗下電池製造部門Romeo Power的重組選項,其中可能包括出售資產或聲請破產。

爲了強化供應鏈,Nikola去年以1.44億美元收購其電池供應商Romeo Power。

其同業Lucid Group週二收跌5.58%,該Air豪華電動車製造商在週一盤後公佈財報,其上季營收遠不及市場預期,並宣佈下修2023年生產預測,稱特斯拉掀起的電動車價格戰、利率不斷升高和經濟衰退的擔憂使銷售受到打擊。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上個月財報發佈後曾表示,爲了在經濟低迷之際衝刺銷量,特斯拉可以不惜將汽車利潤砍到零。此外,傳統車廠推出價格較低的電動車也使Lucid和Rivian Automotive Inc等新創公司受到重創。

Lucid執行長Peter Rawlinson在財報發佈後表示,基於現在的宏觀經濟情勢與利率水準,我認爲整個市場都面臨挑戰。

鴻海(2317)的電動車合作伙伴Fisker週二股價重挫7.10%,該公司在盤前公佈上季每股虧損0.38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每股虧損0.31美元,並也宣佈下修全年生產目標。

不過,Rivian Automotive週二盤後公佈的上季業績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並維持全年50,000輛的生產目標不變,激勵盤後股價上漲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