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陸禁鎵鍺出口報復美國 分析:恐反噬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爲由,宣佈自8月1日起,對半導體關鍵原材料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該聯合公告指出,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等8種鎵相關物項,以及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等6種鍺相關物項,在未經許可下不得出口。

這項新的出口管制凸顯出中國在全球鎵、鍺金屬供應的主導地位。這兩項金屬是製造晶片、電動車和電信設備的關鍵材料。

選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北京的前幾天發佈這項新規,剛好可以增加中國手上握有的籌碼。北京正試圖要白宮取消那些可能阻礙中國發展的出口管制。

惟彭博分折指出,中國此舉可能是一把「雙面刃」,最終可能只會加速這些國家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步伐。此舉也可能推升價格,導致在日本、加拿大、美國或其他地方擴產變得更具經濟效益。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Ja Ian Chong表示,這是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對決,市場和企業最初可能受到一些衝擊,但隨着時間過去,如果這些限制持續存在,市場和企業自然會做出調整。

這凸顯出習近平所面臨的兩難困境,面對美國阻止中國在AI與量子運算等技術取得領先所需的晶片,他正試圖做出反擊,但任何反制行動卻可能只會讓美國和歐洲更有理由推動「去風險化」,這並不是習政府樂於見到的發展。

此前中國對稀土出口祭出管制,但結果卻是其他國家轉向了不受中國控制的金屬供應,導致中國的市佔大幅縮減。

英國關鍵礦產情報中心(UK Critical Minerals Intelligence Centre)表示,目前中國的鎵產量約佔全球94%。但這些金屬並非特別稀有或難以取得,只是開採成本頗高,而中國提供了低價的選擇。

Eurasia Group則在報告中指出,實施出口管制可能削弱市場主導地位。中國如果實施這些新的礦產出口限制,可能讓外國製造商更有動力把產線撤出中國,進而加速供應鏈多元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