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歐盟修改製藥規定 業界警告創新倒退

歐洲製藥業公會和協會(EFPIA)說,歐盟執委會尚未進行影響評估,如果新規定成爲法律,將增添歐盟創新的不利因素,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尤其大。

但執委會一名發言人說,任何制度的改變,除了影響到歐盟的企業,也會影響到把藥帶進歐盟的外國公司,所以不會讓歐盟公司處於不利位置。

執委會提議一種新藥的專利有效期限縮減的新規定,希望能降低民衆的用藥成本,加速廉價的仿製藥的快速推出。

執委會說,該會同時也提議降低新藥的批准時間,從400天縮短到180天。新規定還包括了激勵中小企業的措施,讓它們可以在更長時間獲得資料保護,以及對罕見疾病藥物實施減少費用或豁免的措施。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執行長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說,這種(專利有效期)縮減,將讓製藥公司無法回收開發投資和行銷的成本。「如果你拿掉的是一兩年的獨家權利,你拿掉的剛好是銷售的高峰期。因爲當你剛推出一個新產品時,你會先遇到負面的獲利貢獻,因爲之前投資太多在行銷和銷售的工作。直到最後幾年,你比較能輕鬆地回收你的投資」。而執委會很可能奪去公司最後幾年的獲利機會。

丹麥公司諾和諾德自從推出讓人震驚的減肥藥和糖尿病藥物Wegovy和Ozempiic以來,一度成爲歐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EFPIA引用委託Dolon進行的調查,指出歐盟新提議將讓德國、比利時、法國受衝擊最多。

醫藥產業是歐盟貿易盈餘的最大貢獻產業,在2021年時出口的產值高達235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