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積電撲空?傳拜登擬注資英特爾、迄今最大筆

英特爾和負責監督《晶片法案》(CHIPS Act) 撥款的美國商務部拒絕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依據該法案,商務部此前已經宣佈兩項規模較小的撥款,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其部門擬在兩個月內,依據美國政府的390億美元半導體制造獎勵方案撥出幾筆款項。

這筆半導體基金旨在補貼在美國建廠生產晶片,以及相關的供應鏈投資。

英特爾預計砸下數百億美元投資其位於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工廠,以及在俄亥俄州建造新廠。英特爾曾表示,俄亥俄州新廠可能成爲全球最大的晶片工廠。

《華爾街日報》本月初曾報導,考量種種市場挑戰以及美國撥款進程緩慢,英特爾將推遲在俄亥俄州斥資200億美元打造新晶片廠的工程計劃。

英特爾原本預計該廠將於明年(2025年)投入生產,但《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指出,俄亥俄州新廠可能要延到2026年才能完工。

目前尚不清楚今年一波聯邦資金到位,是否會重新加快英特爾和臺積電(2330)的投資計劃。

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座晶圓廠將延後至2027或2028年才能開始投產,比原先規畫的2026年推遲2年。去年7月臺積電宣佈其在美國的第一座晶圓廠興建時程延後,估計要到2025年才能開始投產4奈米晶片。當時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的海外決策是基於客戶需求以及政府的補助或支持。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已經簽署多時,但尚未向臺積電、英特爾等晶片大廠撥款。

除了英特爾和臺積電,美光和三星電子也在美國建造新的晶片廠,也都向美國政府提出獎勵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