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以中美對話合作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章思遠

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晤,雙方就建立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達成共識,爲兩國人工智能合作指明瞭方向。據瞭解,近期中美人工智能二軌對話首次會議成功舉辦。這是落實中美元首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向外界釋放了中美合作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積極信號。

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的新領域。從ChatGPT的火爆到 Sora的問世,讓世界驚訝於人工智能的超強能力。當前,以大模型爲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飛躍式發展並加速迭代,掀起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新浪潮,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帶來巨大機遇。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比如傳播虛假信息、侵害個人隱私、威脅數據安全和增加軍事對抗風險等,甚至可能給人類帶來顛覆性風險和災難。

人工智能治理攸關全人類命運,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作爲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大國,中美在該領域的對話合作不僅關乎兩國未來,更關乎全人類福祉。雙方有責任開展坦誠對話,管控分歧,增進共識,拓展合作,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具有天然優勢和巨大潛力。美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算法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在數據資源、市場規模和應用場景上擁有獨特優勢。雙方的互補性爲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然而,美國一些人出於地緣政治目的,不斷渲染中美科技競爭,甚至試圖在人工智能領域製造對立和隔閡。這種做法會阻礙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正常交流與合作,損害兩國乃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美國應正視並尊重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正當權益,停止對中國的抹黑打壓。雙方要避免人工智能技術“矇眼狂奔”帶來的風險,更要防止在人工智能領域陷入零和博弈。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理念和主張。中國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堅持“以人爲本”理念和“智能向善”宗旨,堅持廣泛參與、協商一致、循序漸進原則,致力於彌合各國間“智能鴻溝”,推動各國人工智能技術平衡發展和成果共享。這些理念主張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面對爆發式發展的人工智能,我們應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既要敢於擁抱新事物新機遇,也要裝好方向盤和制動裝置再上路,共同構建規範有效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體系。國際社會期待中美兩國採取更積極的態度,爲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作出新貢獻。兩國應鼓勵並支持多層次多渠道的對話與交流,不斷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注入新動能。

(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