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行長空窗期 韓利率估不變

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日本還將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美國已開始緊縮市場貨幣,歐洲在2022年底左右應該也會升息。不過,在通膨大漲下,韓國算是早已提前反應,從2021年8月就開始調升利率,目前已升3碼至1.25%。

但是,韓國通膨還是高居不下,尤其是俄烏衝突後更是降不下來。當地3月通膨年增4.1%,已連續12個月都高於韓國央行的目標值2%。外界臆測,韓國可能還是得要再升息纔可。

法國興業銀行認爲,在舊任行長已於3月31日卸位後,加上新提名者李昌鏞要等到一星期後的19日纔會舉行國會聽證會。在空窗期之下,本週韓國召開利率會議時,將不會有行長列席。

興業銀行指出,俄烏戰爭後市影響、聯準會趨鷹升息態勢明顯,以及新冠疫情似有升溫,都是要再觀察的。不過,韓國家庭債務增加趨緩,故預估這次當地央行不會對利率有任何動作。

不過,牛津經濟研究院卻表示,外界雖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基於韓國通膨大漲以及金融市場有失衡之虞,故預測這次韓國可能會升息。

韓國民衆認爲,當地央行勢必用更激烈手段來抑制通膨繼續上漲,預估2022年底時,利率會上看2%。不過,2月份做此項民調時,當時是認爲2023年底,利率纔會升至2%。

在韓國2022年剩下來3季的通膨預測中,第2、第3以及第4季度的通脹預估,從元月份調查的2.5%、2.1%以及1.5%,更是大幅上升至目前的3.8%、3.5%以及2.9%。

2022還有2023全年通膨預估值,平均來說應在3.3%以及2%,3個月前預測的爲2%以及1.6%。

澳盛銀行(ANZ)指出,在國際能源價格反彈後,通膨至少在短期內還是蠻高的。生產業者已開始將多出的成本轉嫁給消費民衆,但生產者物價與消費者物價之間,還是有不小差距,也表示物價大漲的壓力還在持續發生。

此調查也預估,2022年韓國經濟將增長2.8%,稍低於元月所估的2.9%。不過,2023年當地成長可望從2.5%,小增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