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央行祭出高利率 五傷拳痛擊經濟

其中,高利率對房地產的危害最大,有些開發商甚至還沒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例如,德國房地產業者傳出連環破產的消息,倫敦辦公室租賃市場出現衰退的現象,空屋率也創下30年新高。

從美國銀行業者上半年的財報得知,虧損急速攀升外,並示警賠錢的狀況還沒有結束。歐洲地區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就是瑞典,因爲當地房貸大部分都是屬於短天期的,民衆一時資金若沒週轉好,可能就無法償還龐大的房貸。

旗下擁有大筆醫院與學校等地皮的歐洲房地產業者SBB,正忙於修補虧損大增以及現金大減所造成的財務大洞。另外一家從斯德哥爾摩到柏林都有建案的瑞典最大房地產公司Heimstaden Bostad,手握300億美元的投資案,但現在卻被幾10億美元的週轉金搞得是焦頭爛額。

除了歐洲外,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業者也是財務方面捉襟見肘。以恆大集團來說,是全球負債最多的開發商,欠下的鉅款至少有3,000億美元,現正處於財務危機的颱風眼。

同時,中國最大的民間開發商碧桂園,也正想方設法避免違約。由於房地產的規模約佔經濟成長25%,外界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復甦緩慢,以及孱弱的房地產可能帶來的全球影響性感到擔憂。

在全球借錢利息愈來愈高下,愈來愈多企業爆出還不起錢的消息。根據標準普爾(S&P)統計,8月全球新成立的知名公司行號中,就有16家無法按時還債,這是自2009年以來最多,同時,這也是業者營運壓力變大的現況。

財富管理公司瑞士寶盛(Julius Baer)認爲,公司經營壓力以及未出現在帳本上的隱性槓桿(hidden leverage)已逐漸成爲市場隱憂,雖未全面性爆發,但時機點可能快了。

另外,歐美有許多低利率時代下的產物殭屍公司(zombie companies),很難想像在目前利率這麼高的環境下,該如何生存。殭屍公司就是賺的錢基本上只夠維持公司營運,講難聽一點就是續命而已,常常無法清償債務。

自從歐美銀行業者在3月紛紛傳出倒閉後,各政府就開始體檢這些金融業者的財務體質。所幸的是,美國大型銀行6月順利通過聯準會的年度檢查。歐洲央行已要求區域內的銀行,要提供每週流動性等相關數據。

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指出,與3月相比,銀行在資本以及流動性方面都更優了。不過,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疑慮,因爲全球房地產市場是搖搖欲墜。再者,小型銀行業者恐會面臨存款不足與信用ㄈ風險的問題。

標準普爾500美國地區銀行指數,今年已大跌近40%,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資產規模龐大的歐洲銀行其實也很脆弱,因爲跟經濟成長與否的關聯度較高,故更容易受到來自各方位風險的影響。

因利差擴大,日本資金正大量出走,並投入美國科技類股,以及高報酬的新興市場貨幣等。專家學者預估,日本央行可能會在2024年元月上調政策利率。手握約1兆美元美國債券本投資人,也歐洲與澳洲較大的債權者之一。

不過,當日本拋售公債時,可能會進一步推升殖利率,但此利率已升至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高,故有可能會害股市走跌。因爲,當市場把資金轉移至低風險且高報酬率的公債時,股市往往會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