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新冠病毒轉向 亞洲各地遭殃(2-2)

新冠疫情當下,現在有兩件事情得趕快去做。一個就是新冠疫苗施打,部分接種率高的歐美各地,現在因爲染疫人數減少,有的已經開始在規劃暑假旅遊行程亞洲泰國也希望重新開放普吉島旅遊,但目前接種率僅有1%,且又傳出監獄爆發大規模羣聚感染,當局也考慮要特赦部分人犯出獄以抑制新冠疫情。

臺灣就是接種率太低,所以疫情纔會像現在如此一發不可收拾。新加坡也是,雖然愈來愈多人已打過疫苗,但要達到羣體免疫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疫情無法有效抑制,迫使這座獅城也不得不取消,像是世界經濟論壇這種國際盛會新加坡政府目前打算在八月底前,都要給成年民衆至少打一劑疫苗,爲擴大接種率下,第二劑接種時間也得延後

有些區域看似疫情控制得宜,但接種率拉不上來就是種隱憂。不到12%香港民衆,有完全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澳洲對疫苗接種態度,是以跑馬拉松式的慢步調方式進行,而不是像跑百米的衝刺法,所以目前只有約7%澳洲人打過疫苗。

第二個就是從印度巴西所帶來的教訓,那就是因爲篩檢數量不足,病情追蹤與基因定序能力不足,導致疫情熱區未完全受監控全球進而付出代價。同時,一些健保機構也未能掌握新變種病毒株最新演變,疫情發展變成手足無措,猶如航行在茫茫大海中,少了羅盤指引方向一樣。

東南亞受新冠病毒危害最嚴重的緬甸來說,除了醫療設施破舊不堪外,資源也嚴重缺乏。例如,每10萬緬甸人當中,只有0.7張重症病牀與0.5臺醫用呼吸機。相較之下,印度有兩張多病牀,韓國則有近11張。從2021年2日1日起的軍事政變後,情況沒有好轉因爲又發生多家醫護人員的不服從運動,也就是不滿軍政府抗議罷工。政變前,每天有約1.8萬檢測人數,政變後,這數字不到千位。若想要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緬甸現在基本上根本是緣木求魚

對抑制新變種病毒株爆發,一定要先發制人東南亞地區疫情絕對不可以輕忽。世衛組織(WHO)指出,新變種病毒株最早是在2020年12月於印度所發現,不僅傳染力較高,染疫後不易治療,且資訊相對也比較少。另外,在英國南非與巴西也有不同變異病毒傳出。在新冠疫苗嚴重不足下,很多亞洲地區疫情後來的發展性會是如何,實在也頗令外界所擔憂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