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 國際法院要查、50國辯論

巴勒斯坦外交部長亞德馬利基(Riyad al-Maliki)將首先在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中發言。

聯合國在過去也曾要求法院提供諮詢意見,這些意見不具約束力,而以色列在過去也忽視了這些意見,但是這些意見將對戰爭施加更多的政治壓力。

計劃參與聽證的國家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南非和埃及。以色列不會發言,但已經發出書面聲明。

這些聽證會也是巴勒斯坦推動國際法院審查以色列行爲的努力之一,隨着軍事衝突的加劇,此一行動也變得更加急迫。

以色列在1967年的戰爭中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和東耶路撒冷,這些都是巴勒斯坦希望建國的地區。而以色列是在2005年從加薩撤軍,但是與埃及一起控制着加薩邊界。

這也是聯合國第二次要求國際法院(或稱爲世界法院)就巴勒斯坦領土問題提出諮詢意見。2004年7月,國際法院裁定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隔離牆違反國際法,應當拆除。但是該牆至今仍然存在。

法院現在被要求審查以色列在這些地區的佔領、定居和吞併問題,以及包括試圖改變耶路撒冷的人口組成和地位的措施,以及採取的相關歧視性法律。

以色列自1967年以來大幅擴大了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地,巴勒斯坦人稱此舉損害了建立巴勒斯坦國的進程。以色列也併吞了東耶路撒冷,但是並未獲得多數國家承認。

聯合國還要求國際法院的15名法官提供意見,說明以色列的政策和做法「如何影響佔領的法律地位」,以及這種地位會給所有國家和聯合國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國際法院說,諮詢意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具有「強大的法律份量和道德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