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水協會開幕 陳其邁談治理經驗

經濟部長王美花(前右二)、高雄市長陳其邁(前中)等人23日出席在高雄舉辦的國際水協會的第9屆亞太地區會議。(林瑞益攝)

高雄市長陳其邁23日出席國際水協會的第9屆亞太地區會議,他說,我國是以國家會員加入,能爭取在臺灣舉辦亞太會議是非常不簡單的一件事。此次會議主要討論有關極端氣候下的水資源管理,包括流域、水資源回收再利用,以及智慧城市的應用。

隨着氣候與環境變遷趨勢,全球水循環失衡的危機加劇,水管理也逐漸成爲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挑戰。爲此,全球最大的水領域專業組織「國際水協會」每年舉辦40多場專業會議,邀集全球水科技與管理專家就水領域各面向進行研討與交流,而自2021年因新冠感染疫情而暫停舉辦的「第9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從10月22日至26日於高雄登場。

此次會議邀請來自30多個國家及超過1000位水領域專家出席,並參與發表超過500篇論文與演講,探討主題聚焦在氣候變遷、綠色水科技、新興水污染物、水處理與再生循環、水資源管理、數位水務、水與淨零等最新熱門主題。

陳其邁在會中與大家分享高雄在這幾年治水經驗,包含利用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AI)、即時監測氣候、利用再生水,也藉機向專家討教,如何能夠讓高雄市更有韌性,做好水資源管理,畢竟極端氣候中高雄過去也經歷百年大旱,同時間又下大雨,這都是極端氣候帶來的嚴峻挑戰。

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致詞說,全國已完成81座污水處理廠,且推動16座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建設,現在每日已可供給12.35萬噸的再生水給工業與高科技產業使用。未來這16座再生水廠全部完成後供應量每日可達62萬噸,約爲桃園市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