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美中關係回溫?拜登禁令「這幾點」露端倪

這項禁令旨在防止美國的資本與專業技能被用於開發可能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且相關措施將只針對私募股權、創投、合資和綠地(greenfield)投資。

據外媒報導,華府內部的鷹派人士主張應對中國採取更快、更強硬的行動。然而包括財政部在內等溫和派則尋求縮小打擊範圍,以及放緩生效時間。

雖然新規範的細節仍有待商榷,但拜登這項行政命令的措辭表明了一件事,即美國財政部和主張採取應謹慎行事的陣營勝出。

共和黨即批評這項新令漏洞百出,也不夠積極。

拜登這項行政命令要到明年纔會生效、不會溯及既往、沒有納入生技等其他產業,且可能豁免被動式投資,以及公開交易證券、指數型基金和其他資產等投資。

Atlantic Council資深研究員暨印第安納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這對商業界是一個相對較好的消息,這項命令的通知規範相對收窄,且禁制規定非常侷限。

拜登政府官員表示,這項命令是針對那些想透過合併、私募股權和私人資本,以及合資企業與融資安排來收購中國公司股權的投資者,且這項禁令應該僅限於五成以上營收來自於受監管產業的中國新創公司與大型企業。

白宮在週三美股收盤後宣佈這件重大消息,但由於這早在美國投資大戶預料之中,且這一年多來,創投公司早已大幅縮減對中國新創企業的押注,因此市場應該不會出現太大反應。

拜登沒有如同以往發佈行政令時在媒體面前宣佈,也沒有就此事公開發表評論,如此低調的做法凸顯出白宮有多麼謹慎,以免進一步加劇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

拜登在5月時即拋出美中關係即將「解凍」的預測,他並曾多次表示擬在不久的將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和會面。

這兩位領導人可能會在11月拜登在舊金山主持APEC峰會時會面,但雙方均未證實有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