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解封大型國際借展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稀藏書在臺灣

《羅馬史》搭配繪圖細膩,邊框並飾妗花彩、植物百卉等元素。(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國境解封、國際交流陸續回溫之際,故宮也迎來睽違已久的大型國際借展。3月11日至7月16日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首度同時展示東、西方「宮廷」及「教廷」之珍稀藏書。

10日傍晚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宗座檔案館總館長扎尼總主教與行政院長陳建仁等見證下,舉辦了上次特展的開幕晚會,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爲涵蓋所有學科的普世圖書館,包含數量龐大的珍罕舊抄本、古今印本、16及17世紀古籍、歷史照片,以及錢幣與紀念章等,收藏的時間跨度超過2500年。

依該館的《文物借出規定》,通常僅允許3至5件藏品外借展出,此次借展故宮42件原件,以及31件影像輸出,實屬難得。此次來臺珍貴原件包含古羅馬歷史學家蒂託·李維(Titus Livius)鉅著《羅馬史》的15世紀抄本;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所着《地理學指南》之15世紀拉丁文譯本,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對托勒密作品的重新發現,對於已知世界用數學方法進行新的描繪;荷馬史詩《伊里亞德》的15世紀雙語抄本,並由希臘原文與拉丁文相互對照,飾以細密圖繪。

故宮此次相應地展出院藏明清宮廷藏書中極具代表性珍品,包含四個單元:「稽古右文」先從官方對於主流學術的建構,帶出明、清兩代最重要的文化大業;「嫏嬛芸香」聚焦清帝對於古籍維護與收藏的態度及貢獻;「冊府千華」遍觀明、清皇家作爲「國家出版中心」修撰製作各類圖書的豐碩成果;「清淨修持」則爲故宮極富特色的宗教圖書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