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你拉我擋 大陸強力磁吸臺灣青年(柳金財)

大陸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出席2022年兩岸青年峰會時表示,希望在陸臺青多參加各地參訪,說好在陸發展故事,作正能量傳播者。(吳泓勳攝)

2022年大陸升級舉辦兩岸青年峰會,此會系由舉辦4屆的「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升格而成;峰會開幕式、主論壇和專題研討21日至22日舉辦,系列活動延續至9月底。這體現大陸對臺政策關注青年角色及重要性,強調「反獨促統」、「融合和統」及「融合漸統」策略與目標,聚焦「一代一線」(青年世代、基層一線)。藉由提供生活學習創業就業的「同等待遇」,強化兩岸經濟社會文化融合途徑,增進兩岸青年彼此親善關係,從而形塑中華國族主義認同。

兩岸青年峰會的召開,意味着大陸對臺青年工作,遞出善意橄欖枝。大陸對臺政策具有「原則堅定性、策略靈活性」,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屬於「原則堅定性」;而依據兩岸融合途徑,則採取彈性柔軟交流互動,則屬「策略靈活性」。無論是新黨、國民黨及親民黨、民衆黨,皆可與大陸展開兩岸政黨交流及城市交流。

至於,民進黨兩岸路線已然受到「雙重邊緣化」。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及前主席洪秀柱均受邀在青年峰會致詞,連勝文表示注意到習近平到香港訪問時,特別提到青年工作的重要性;論及兩岸具有共同歷史記憶及民族情感。兩岸青年來自同樣的文化、民族,應從交流中累積友誼與互信,肯定峰會提供交流機會與合作平臺。洪秀柱則重申「兩岸一家親」,應「透過不斷往來,認識彼此,消弭認知落差,方能爲未來的民族興盛,奠下良好且堅實的基礎」。

這顯示繼滬臺雙城論壇召開後,民進黨政府儘管具有兩岸事務職權,但「綠中央」或民進黨皆無法參與兩岸事務,形同先是在兩岸城市交流的雙城論壇中,陷入「被邊緣化」困境;後又在海峽論壇、兩岸青年峰會再一次「被邊緣化」。泛藍政治聯盟因認同「九二共識」,得以展開雙方交流;白色第三政治勢力民衆黨因認同「兩岸一家親」理念,在低迷及敵意兩岸關係互動中,仍續辦八屆雙城論壇。換言之,民進黨兩岸路線已然受到「雙重邊緣化」,先是被作爲第三勢力臺灣民衆黨所邊緣化,再是受泛藍政治聯盟邊緣化。

大陸對臺政策之「磁吸效應」發展越來越加擴散。自2019年「習五條」提出後,大陸更積極推動兩岸促融發展,持續加大對臺灣青年學生的統戰工作,吸引臺青赴陸就學就業發展,藉由提供優惠或同等待遇誘因,產生「磁吸效應」,提升臺青對大陸的認同感。

民進黨政府視大陸所召開兩岸青年峰會,實爲對臺統戰工作一環。問題是,民進黨政府曾經一再呼籲兩岸應進行有意義對話、建設性對話,如今兩岸青年對話卻被標籤化爲統戰宣傳工具;而參與致辭的國民黨現任副主席連勝文或前任主席洪秀柱,豈不成爲配合中共統戰的「在臺協力者」嗎?而臺北市長兼臺灣民衆黨主席柯文哲續辦「雙城論壇」,豈非也是成爲大陸統戰政治工具嗎?如此論斷「抹紅」泛藍在野聯盟及白色政治勢力,又豈能建立良善政黨政治及整合明確化國家利益內涵呢?

民進黨政府曾經提到支持兩岸城市交流、正常交流互動。然而,在自身因不承認「九二共識」,而無法參與兩岸事務時,反而批判其他政黨淪爲大陸統戰工具,悖離臺灣利益而「賣臺」嗎?如此政治解讀及批判,恐使臺灣兩岸政策更加陷入意識型態紛爭及政治上互爲「標籤化」,無論是藍或綠執政臺灣兩岸政策難以展現合力,而是呈現出支離破碎被穿透化。從臺灣命運共同體凝聚及認同建構過程來看,一個缺乏基本信任、國家認同的「斷裂社會」、「碎片化社會」,最容易激化內部政治衝突。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日前曾在人民日報,發表「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奮力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一文,強調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以推進兩岸統一進程。在臺灣主流民意還有七成以上支持兩岸和平交往,大陸發出「統一進程」,必然是堅持和平統一,寄希望於臺灣青年的認同,未來大陸的拉力,必定讓臺灣的主流民意象大陸傾斜。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