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納大陸內貿中轉口岸 打通吉林出海口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6月1日起擴大東北吉林省的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作爲內貿貨物中轉口岸。圖爲2022年5月9日,俄國於勝利日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放煙火。(新華社)

海參崴與吉林位置示意圖

爲加速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貨貿出口合作,大陸海關總署近日聯合三部委批覆,同意吉林省進一步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爲內貿貨物中轉口岸,由浙江省舟山甬舟貨櫃碼頭、嘉興乍浦港作爲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入境口岸,並於6月1日起實施。而近年大陸學界也有聲音極力呼籲中俄共同開發遠東地區。

《中國基金報》報導,「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是指大陸國內貿易貨物由關境內一口岸啓運,通過境外運至大陸關境內另一口岸的運輸方式。

大陸海關總署2013年曾分析,東北地區是大陸重要能源、原材料和商品糧的生產和儲備基地,但由於運力有限,東北地區運往南方的物資難以及時運出。不僅成爲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也使大陸其他地區難以有效利用這些重要資源。

報導稱,大陸海關總署多年來一直關注「北貨南運」問題,還專門組織人員調查研究並多次協調有關主管部門,對東北省分提出的內貿貨物借道國際水域運輸的個案請示,予以支持和協助。同時黑龍江省政府也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和企業赴俄羅斯濱海邊區考察出海運輸通道,並已就運輸線路及港口問題達成共識。

據大陸海關總署資料指出,2023年第1季的中俄貿易額爲538.46億美元、年增率38.7%。其中大陸對俄出口240.74億美元、年增47.1%;進口增幅爲32.6%,達到297.7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近日在俄羅斯《工商日報》就撰文呼籲,中俄兩國應暫時擱置過往的防範,彼此優勢互補,共同推動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共同發展。

王文認爲,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與歐美世界的脫鉤,遠東正在成爲世界經濟與貿易重心,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整個東亞地區最爲豐富的資源,在資源緊缺未來,俄羅斯遠東地區是整個亞洲最有優勢區域。

他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糾正過往「遠東=偏遠+邊緣」的偏見,將其視爲未來的發展希望,並努力推動俄羅斯遠東地區融入到大遠東、也就是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王文稱,俄羅斯應該集中力量,加速落實原有的戰略步驟,增加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的吸引力。俄國過去對遠東地區有些規畫設想都是非常好的,但落實度太低。令人欣慰的是,黑龍江大橋(連接俄國遠東阿穆爾州首府海蘭泡及中國北部黑龍江省黑河市)2022年6月總算開通,將讓人對未來充滿着更多期待,他認爲北京眼下也應藉助中俄戰略關係的優勢,進一步振興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