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防疫靠自己 政府在哪裡(王麗莎)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讓不少民衆感到倦怠,越來越多人討論是否應該「不要清零,直接與病毒共存比較好?」圖爲民衆排隊打疫苗。(陳怡誠攝)

本土疫情連環爆,對許多民衆來說目前最困擾的問題就是:「還能不能安心過年?」當然,如果繼續出現更多不明感染源的案例,最保險的做法還是在過年期間減少不必要的移動,並減少與不特定他人社交羣聚的機會,或許才能讓這波疫情稍微趨緩。畢竟以臺灣目前的疫苗覆蓋率來看,似乎也還沒有「與病毒共存」的本錢。

歐美一些國家近期因爲見到Omicron快速傳播之後,出現類流感症狀且重症死亡率大幅下降的跡象,認爲似乎看見疫情趨緩的曙光;甚至認爲疫情未來將朝着地方型流感的方向發展,全球有望走出籠罩在疫情陰霾之下的慘境。但我們也別忘了,在此之前歐美國家已經有多少抵抗力低或是高風險族羣早就染疫過世?他們境內的第二劑和第三劑疫苗的覆蓋率又有多高?儘管有人說Omicron的致死率較低,但中高齡的長者一旦染疫依舊相當致命。以臺灣目前的狀況來說,還是需要相當小心。這個道理或許民衆比政府還更清楚。

早在前幾周桃園的疫情剛剛爆發,還沒擴散到其他外縣市之前,出門在外就已經可以聽到一些路過民衆對着手機那頭的親友,低聲討論着哪個熟識的人已經被匡列或是送進集中檢疫所,又或者誰已經在接受疫調正在調查足跡,所以出門在外一定要更加小心。連公車司機都在說,在桃園爆出疫情的隔週週一,搭車的乘客明顯少了許多。電影院原本好不容易回溫的人潮,也變得稀稀落落。旅宿業者這兩天也坦言因爲疫情的不確定性,春節期間大約有三成的退房率。只不過因爲指揮中心還沒有升級三級警戒,所以民衆取消這些預約,業者也就不得不跟消費者收取契約上的違約金了。

也就是說,早在政府真正想出如何面對這波疫情的因應之道前,民衆反而比政府更早有警覺,而且自己就超前部署,遠遠跑在政府之前。在陳建仁喊出「清零已經不切實際」、蘇貞昌表示「不排除與病毒共存」時,民衆就已經看出政府對待疫情的態度,早已跟去年大不相同。本來疫情如果控制得宜,民衆可以開心出遊、業者可以趁着假期正常營業,就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如今疫情既然爆發,民衆有疑慮不敢正常聚會或出遊,政府也應該要有合理的配套。

經濟和業者的生意要顧,但一般民衆的安全也要顧。不想因爲三級警戒限制商業行爲而影響到店家與企業的生計,也該想想同樣會覺得膽戰心驚的普通老百姓。而當指揮中心爲了疫情忙得焦頭爛額之際,身爲最高元首的總統蔡英文卻在此時跑去了「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的開幕儀式。當然,小英可以說這是尊重專業並相信底下的蘇貞昌和陳時中能將防疫工作做好。但換個角度想,也可以說她根本就不想管。或許對現階段的小英來說,政治遠比疫情更重要。(作者爲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