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過動症還是調皮?臺東馬偕醫師靠3點判斷

臺東馬偕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莫嘉敏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需經醫師各個面向評估。(蔡旻妤攝)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約有7%的孩子有過動症,「醫師,他在班上都坐不住,講也講不聽」許多家長因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擔心患過動症而到臺東馬偕醫院求診,臺東馬偕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莫嘉敏說,臺東地區患有過動症的孩子狀況,與都會區並無差異。如患過動症的孩子大腦發育平均比正常孩子慢2年。

臺東馬偕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及衝動等。注意力不足症狀包括容易因外界聲音或刺激分心、粗心、對於寫作業常常會逃避或找藉口、常常忘東忘西、丟三落四、不會整理書包、座位常常亂糟糟,嚴重者甚至連每日常規也會忘記,需要家人不斷提醒。

臺東馬偕指出,過動的症狀包括,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常常扭動身體、跑來跑去、靜不下來、話量多、愛插嘴、搶答、沒耐心無法等待,出現衝動的行爲如不顧危險,想做就做等。

若觀察小孩有以上症狀,且維持6個月以上、在2個以上不同場所出現,並造成社交、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且須排除其他精神疾患,才能稱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莫嘉敏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神經發展疾病,孩子的大腦腦區發育比較慢,主要以額葉爲主,平均慢正常孩子2年。罹患過動症的小孩,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及人際關係,上課不專心連帶學習成效差,因此必須儘早就醫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