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三農”基本盤 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原標題:夯實“三農”基本盤 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章鬆佳

農爲邦本,本固邦寧;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3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多發、重發的自然災害,農業農村部門全力以赴攻難關、破難題,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爲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安全有保障,高質量發展信心足。去年以來,我們有效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災害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如今,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90公斤,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結構上,口糧連年產大於需,優質水稻、專用小麥供給增加,玉米供需形勢明顯改觀,大豆擴種成效明顯,自給率水平進一步提高;庫存方面,全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糧食安全的基座不斷夯實,讓我們擁有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底氣和信心,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民收入有提升,奮鬥創造幸福生活。讓農民成爲令人羨慕的職業,就需要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讓農民擁有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真金白銀。從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9萬億元;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新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羣、200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100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再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9.7億畝次、服務小農戶9100多萬戶……農村產業蓬勃發展,家門口就業正逐步成爲現實。同時,伴隨着各地總結推廣“千萬工程”經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了更多喜人成效,人們的收入提高了,人居環境變好了,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更加充足。

不斷豐富菜籃子,美好向往變爲現實。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動力。食物更加充足、營養持續改善,能極大提升全民的身體素質。因此,在生產端,要深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開發新型豆製品、奶酪等健康營養食品,增加綠色優質產品供給。在消費端,要圍繞“減油增豆”等重點內容,加強食物營養科普宣傳,引導城鄉居民調整飲食習慣和食物結構。同時,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把好“安全關”。更豐富的食品供應,更科學的生活習慣養成,既帶來了相關農業的發展,也讓我們擁有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夯實“三農”基本盤,高質量發展動力足。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三農”向好,全局才能主動。踏上新徵程,我們要繼續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共繪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