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錦繡社區:老小區的蝶變 文明創建在路上

亂扔的垃圾、隨意堆放的廢舊物品、經常堵塞的下水道、亂搭亂建的陽光棚……以往,一提到老舊小區,就會想到如此場景。這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近期,合肥經開區錦繡社區實施紫雲花園小區綜合整治工程,老舊小區甩掉了髒亂差的“帽子”,面貌煥然一新。

樓道清理讓老舊小區不添“堵”

針對居民在樓道內亂堆亂放雜物的情況,居委工作人員通過在樓道口張貼清理通知書、微信羣發佈信息、在小區內懸掛橫幅等方式,提前通知居民清理自家門口及公共區域的堆物,並告知清理的時間和地點。清理過程中,居委會工作人員、志願者、紅色小管家、物業工作人員齊上陣,既是“宣傳員”又是“保潔員”“搬運工”,穿巷爬樓、肩扛手提,逐棟逐層開展全方位、無死角的清理,一一清理樓道內存放的舊傢俱、紙殼箱、舊玩具、舊花盆等物品。在整治過程中,對一些無主物品由網格員嘗試聯繫房主,讓居民羣衆感受到整治措施“有溫度”。

違建拆除還老舊小區“新空間”

紫雲花園小區內原有多處違章建築,佔用小區公共區域,讓本就不寬敞的小區道路更加擁堵,居民通行時叫苦連連。爲此,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全面排查,並進行詳細登記,明確違建的位置、面積、用途等信息。通過電話聯繫、現場勸導等方式告知居民違建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同時鼓勵居民主動拆除或整改自家的違建。拆違是以羣衆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民心工程,整治中堅持以人爲本、疏堵結合的思路,該拆的堅決拆,還路於民,還綠於民,還地於民,每次攻堅拔點都是文明創建路上的堅實一步。目前,紫雲花園內已違法建築8處,拆除面積達266平方。

垃圾池治理讓老舊小區換“新顏”

爲大力推行垃圾分類,2023年紫雲花園小區內的垃圾桶全部撤除,但保留了50餘處垃圾池。部分居民習慣性將日常垃圾丟到垃圾池裡,加上清運不及時,經常造成垃圾堆滿,臭氣熏天的現象,成爲小區治理的難題。2023年年底,小區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把小區劃分爲18個垃圾分類片區,每個片區指派紅色小管家和黨員對垃圾池進行日常管理,號召黨員爭做垃圾分類的倡導者、踐行者、監督者。今年以來,小區黨組織廣泛徵求民意,增設了12處簡易垃圾分類廂房,拆除了14處垃圾池,後期將對拆掉的垃圾池恢復綠化、簡易硬化、增設車位,徹底消除露天垃圾池髒亂差現象,不斷提升小區人居環境。

小區由“舊”到“新”,管道由“堵”到“通”,樓道由“亂”到“齊”……紫雲花園的變化,正是錦繡社區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的一個縮影,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實實在在提升。接下來,錦繡社區將加大巡查力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同時倡議居民之間互相監督,消除樓道亂堆亂放的不文明現象,共同爲小區的安全和整潔貢獻一份力量。(劉小雨 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