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CFO接棒CEO,背後意味着什麼?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盒馬創始人侯毅將卸任CEO,未來他將作爲盒馬首席榮譽顧問繼續爲盒馬發展貢獻經驗和智慧。盒馬首席財務官(CFO)嚴筱磊將兼任CEO。

就在週末,市場上還傳出阿里要將盒馬出售給中糧、華潤的消息,盒馬方面已經對外回覆否認。

新一週,阿里董事長兼CEO吳泳銘就向盒馬全體員工發送郵件宣佈了這一重大人事調整,而這封信也透露了一些關鍵細節。信中阿里內部給予了侯毅很高的評價,稱其憑藉對行業的豐富經驗和對零售的熱愛,帶領盒馬成長爲一家深受消費者信賴的企業,更成爲引領行業發展的探路者。並感謝老菜爲盒馬起步和發展做出的貢獻。

事實上,侯毅已年滿60,是正常退休,吳泳銘的郵件也給其“榮退”的定論評價。創業9年,侯毅不僅僅是盒馬發展的締造者,更是推動零售行業發展的變革者,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被世界巨頭沃爾瑪視爲在中國的唯一競爭對手,他對於盒馬的價值不可磨滅。

而由CFO接棒CEO這一高管變動,也可以管窺企業的經營思路,讓執掌公司財務的CFO掌舵全局,是意求更穩健地穿越經濟週期。在未來新的經濟週期裡,盒馬可能要更剋制地過日子了。

零售老兵如何打造新零售第一樣本

作爲零售業老兵,侯毅擁有近30年的零售和電商行業經驗,參與和見證了多家知名零售和電商企業由小到大到上市的發展歷程。2009年他加入京東,先後擔任過京東物流的首席物流規劃師及O2O事業部總裁。

侯毅2015年離開京東,準備投身生鮮零售時,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創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另一個則是加入阿里,接受大公司的管理並得到相應資源。最終,侯毅選擇了後者,他更看重事業的成功而非絕對的權力,也是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

憑藉着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對美食的熱愛,加入阿里後他創立了盒馬,首創生鮮領域手機點點30分鐘送達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模式,業態中既包括線下超市,又有餐飲堂食盒外賣配送。這一從0到1的大膽創新,讓“新零售”一詞逐漸廣爲人知,改變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攪動着整個行業。

過去9年來,這一市場迅速繁榮壯大,截至目前,盒馬擁有超過360家鮮生門店。在侯毅的帶領下,盒馬所代表的新零售模式,爲中國零售業翻開全新的一頁,激發了本土零售的創新與活力,甚至正在向中國傳統零供關係發起挑戰。

侯毅在盒馬的花名叫“老菜”,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侯毅辦公室門口有一幅字,寫的是“好吃是王道”,比起很多CEO門口屋裡的“寧靜致遠”、“天道酬勤”來說,這幅毛筆字也是他本人風格的一個展現。

據說在盒馬,侯毅本人是第一產品經理,好不好吃,貨地不地道,他門兒清。盒馬的採購人員曾說過,老菜去哪裡都愛吃,對當地的美食有“老饕”的態度。他不僅自己嘗,遇到不錯的食材,還會直接現場採購,郵回公司給採購試樣,什麼豆子做豆沙好吃,什麼麪粉做麪點便宜又好,是名副其實對“吃”有研究的行家裡手。這些年許多盒馬的研發、採購都收到過老菜的“特殊伴手禮”,他是名副其實的盒馬頭號尋鮮官。

2017年媒體採訪侯毅的時候,他曾透露盒馬爲什麼要做小包裝商品,比如一包青菜是200-300g的量。當時的侯毅舉了一個例子:有些超市賣玉米,一包就是六根,很多小家庭用戶一次吃不完,煲湯頂多用1-2根,剩下的得吃好幾天。基於此,盒馬推出了“日日鮮”系列,主打每包菜/肉都是一頓的量,改變國人吃剩菜的習慣。

今天大包裝、小包裝還經常成爲盒馬VS山姆當中被討論的細節,雖看似小事,實則是對消費者準確的心理洞察,並塑造城市生活習慣的細節。商業競爭自有其規律和殘酷性,實踐中,侯毅帶領的盒馬也展現了中國公司更懂中消費者的本土地域優勢。

侯毅凡事都喜歡親力親爲,保持着互聯網創業的一貫風格,他身形微胖、戴着眼鏡,比一般CEO多了一股接地氣的親和力,但作爲上海人,侯毅對品位也有着自己的堅持。

這些細節則隱藏在盒馬的商品選擇中。很多人第一次吃貓山王、第一次5J車釐子、第一次爲了紅心蘋果汁斷貨而抓耳搔腮,甚至最早接觸鮮活的波龍、帝王蟹,都是在盒馬。當忙碌的都市生活遇到便捷高品質的零售服務,很多關於“吃”的美好記憶,倒真是這位創始人留給用戶的。

侯毅在盒馬風格直爽,是一個敢做敢言的性情中人。對於一些行業的討論他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甚至貢獻了不少一針見血的金句。比如炮轟中國大量的零售商還在收取不合理的進場費,表達困難時期沒有退路,盒馬只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的勇氣等等。

過去9年,盒馬激進的開店速度、多業態的嘗試,讓外界感覺盒馬很折騰,但侯毅並沒有跨界,而是隻在自己的領域不斷嘗試、看效果,這是商業的常態和侯毅對零售思考的投射。

侯毅曾說,自己的長板在於超強的商業能力,創新也跟商業敏感性有關。只不過到了今天,世界的經濟週期正在發生改變,企業的經營思路也要發生轉變了。

從大刀闊斧到精打細算

此次接任 CEO的盒馬 CFO 嚴筱磊,花名百何,曾就職於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西門子中國。2016年加入阿里侯,她歷任阿里音樂,UC瀏覽器,銀泰等相關業務的財務負責人,並於2018 年加入盒馬擔任CFO。

在阿里郵件的評價裡,嚴筱磊有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對公司從業務到團隊均非常熟悉。

外界紛紛猜測,盒馬此時換帥,結合前段時間的市場傳聞,是否將在資本市場有所決策。事實上,嚴筱磊在盒馬工齡已有6年,她身上也有着深刻的盒馬烙印,可以說阿里選擇她,非從內部其他業務單元調任高管、或外部挖人空降,還是希望交接棒前後盒馬能延續經營思路。

不過,在暨南大學金融學碩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看來,這一決策也顯示了盒馬在當前階段對於穩健經營和自負盈虧目標的重視。CFO作爲公司財務的掌舵人,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運營風險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嚴筱磊兼任CEO,意味着盒馬將在保證業務增長的同時,更加註重財務的穩健性和效益性,以實現自負盈虧的目標。

他認爲,首先在戰略層面,盒馬可能會更加註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對於投入產出的比例會有更嚴格的把控。其次,在運營層面,盒馬可能會優化供應鏈、提高庫存週轉率、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以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最後,在市場競爭方面,盒馬可能會更加註重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競爭,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來贏得市場份額。

誠然,由CFO接棒,本身就傳達出一種更爲剋制的“過冬”心態。與侯毅掌舵時愛折騰、愛思考的表達不同,當前主力店型盒馬鮮生已經超過360家,年內預計突破400家,掌管着錢袋子、更嚴謹、的CFO或許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更何況,大背景在於當今世界正在穿越又一經濟週期,甚至隨着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消費環境的變化,企業很難不把“穩健”作爲優先選項。只有擁有持續活下去的能力,才能爲消費者提供長期價值。

如何面向未來

近期盒馬頻繁登上新聞頭條,與阿里的關係也備受外界矚目,向前看,盒馬未來將往何處去?

在江翰看來,盒馬、大潤發等頻繁被傳“出售”,並不意味着阿里要放棄新零售業務或重新迴歸線上。阿里作爲一家大型綜合性企業,其業務佈局廣泛,新零售作爲阿里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依然是其戰略的核心焦點。而企業調整業務結構是常見的經營策略,阿里可能會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作戰略調整和優化,以更好地實現業務增長和價值創造。

此次盒馬的人事調整,與阿里旗下另一個業務餓了麼有些相似。餓了麼新任CEO是85後韓鎏,盒馬新任CEO是79年的CFO嚴筱磊,與阿里加速管理層年輕化的趨勢一致。作爲優質資產和子公司品牌,讓更年輕的團隊、一號位來接棒,符合阿里長遠規劃的風格。

當前,盒馬面臨的局面更復雜且富有挑戰。盒馬已經從阿里內部誕生,擁有天然的數字化基因優勢,但另一方面,用戶習慣了互聯網思維,甚至希望將其延續到零售行業,既想要價格又想要品質,既想要創新又想要品牌。

未來如何在零售這一傳統、低估值的賽道,提供超出價格之外的價值,提升競爭力,並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是盒馬變革將面臨的最大挑戰。

不過回望阿里的發展脈絡,同樣是CFO出身的逍遙子接手阿里CEO,站上商業帝國的一號位,他締造天貓並創造了雙11狂歡節,引領阿里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成爲阿里上市中核心商業模式的關鍵。回到盒馬,相似的歷史劇情也在上演。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CFO擔任CEO,由財務背景人士主導公司經營發展,往往意味着企業在推進上市流程上尋求更積極的策略與措施。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啓。CFO出身的嚴筱磊能否帶領盒馬走上更高臺階,各方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