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醫藥億元押寶新抗癌藥,陷臨牀價值泥潭

解奧  徐超

將近快一年,恆瑞醫藥真金白銀拿出的2億出資款仍在風中凌亂,這次踩雷的是在美上市的萬春醫藥(BYSI.O)。

2022年10月6日之後,萬春醫藥的股價就持續在1美元/股之下。由於連續30個交易日都低於1美元/股觸發“一美元退市”機制,11月18日萬春醫藥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即便如此,到美國當地時間11月30日,萬春醫藥的股價已經低於0.6美元/股。

行將退市的萬春醫藥,在今年4月底的時候被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列入預摘牌清單。在更早前的2021年12月2日,萬春醫藥披露申請上市的新藥普那布林沒有得到美國藥監局(FDA)的批准。

恰恰就是這個普那布林,是孫飄揚去年重新迴歸恆瑞醫藥之後的首個大手筆運作——擬1億入股萬春醫藥的子公司,13億買下普那布林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權益以及獨家商業化權益。根據恆瑞醫藥公告披露,已經支付2億。

面對萬春醫藥的現狀,恆瑞醫藥是繼續出錢,還是要回2億亦或打水漂計提?面對這道擺在面前許久未決的難題,恆瑞醫藥方面的迴應是“等待”。

孫飄揚迴歸首秀

2021年8月26日恆瑞醫藥公告披露,擬以自籌資金1億人民幣認購大連萬春布林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大連萬春”)的股份,大連萬春在完成本輪融資後,恆瑞醫藥對其持股佔比不低於2.5%。

恆瑞醫藥還和大連萬春達成協議,大連萬春授予恆瑞醫藥針對GEF-H1激活劑普那布林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權益以及獨家商業化權益,恆瑞醫藥支付的首付款加里程碑款總額不超過13億人民幣。

大連萬春是萬春醫藥的子公司,負責普那布林的研發。

普那布林是一個人工合成的新化學實體,是一種“First-in-Class”免疫抗腫瘤藥物,能夠通過激活免疫防禦蛋白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GEF-H1),加速樹突狀細胞(DC細胞)的成熟及促進抗原呈遞,直接激活T細胞來殺死腫瘤細胞,起到“免疫系統的點火劑”的作用。

也就是說,使用普那布林,可以提升人體內的白細胞數,還可以阻止由化療藥物誘導的骨髓中性粒細胞的損傷,即預防早期CIN(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達到早期保護作用。

普那布林曾受到熱烈期待。2020年9月,普那布林先後獲得中、美藥監機構在預防CIN領域的“突破性療法”雙認定。

2021年,普那布林的CIN適應症新藥上市申請(NDA)申請先後獲得美、中受理並被授予“優先審評”資格。

2021年8月,普那布林聯用多西他賽在非小細胞肺癌2/3線患者(EGFR野生型)的全球III期臨牀研究中達到總生存期的主要終點,並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提交該項適應症的NDA申請。

統計顯示,中國近年來年新發癌症患者數量已達約450萬人,需要預防CIN的患者總體佔比超10%。全球對治療癌症、化療並保護中性粒細胞這類藥物市場的規模約50億美元,中國市場2021年約75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龐大的待開發市場,而重新迴歸後的孫飄揚當時面對的是一個史上最低迷的恆瑞醫藥——2021年半年報淨利同比只增長0.21%,股價下跌,市值腰斬。強調自主研發的恆瑞醫藥,以刷新本土大型藥企與創新藥企BD(Business Development)的13億交易紀錄,押寶普那布林。

研發擱淺恆瑞醫藥踩雷

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日,萬春醫藥在其官網宣佈,其收到FDA關於NDA的完整回覆函(CRL),審評意見指出,僅一個註冊臨牀研究(普那布林106三期臨牀研究)的數據不足以充分證實普那布林的臨牀價值;還需要第二個對照註冊臨牀研究來提供充分的證據支持關於預防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NDA;FDA無法基於目前的數據批准該項NDA。

普那布林是萬春醫藥第一個提交FDA批准的候選藥物,在萬衆期待和一直看好的情況下遭當頭一棒。

萬春醫藥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黃嵐博士當時表示,公司計劃要求與FDA會面,並繼續致力於將其目標帶給全球有需要的癌症患者。

消息一出,萬春醫藥股價大跌。之後萬春醫藥開始裁員,高管層也出現劇烈變動。

2022年1月11日,萬春醫藥宣佈人員精簡計劃,將美國員工減少35%,並進行人員的重新分配以節省成本擴大現金渠道。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4月22日萬春醫藥的首席財務官兼執行副總裁Elizabeth Czerepak辭職,6月6日首席監管官Gordon L.schoooey博士辭職,6月9日Daniel L.Zabrowski博士辭去董事會和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的職務。

恆瑞醫藥在2021年12月2日早間發公告迴應萬春醫藥研發擱淺一事,稱1億的股權投資公司還沒有繳款,但根據《普那布林產品合作協議》,恆瑞醫藥已向大連萬春支付13億裡面的2億元人民幣首付款。

至今,萬春醫藥沒有起色,美國FDA的審批被拒後,在中國的新藥上市申請也仍在進行中。

那麼恆瑞醫藥這筆2億的出資款該如何解決呢?在2021年年報和2022年半年報中,關於對普那布林的投資以及和萬春醫藥的合作,恆瑞醫藥未有隻字片語提及。目前也沒有與之相關的最新進展公告。

四處出擊業績仍下滑

和萬春醫藥的合作出資,現在幾近變成爛攤子。恆瑞醫藥在孫飄揚迴歸之後,另外還有多筆的合作投資。

2021年9月6日恆瑞醫藥公告披露,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天廣實生物授予恆瑞醫藥針對第三代抗CD20單克隆抗體MIL62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排他性獨家商業化權益,同時與恆瑞醫藥共同開展MIL62與公司產品聯合用藥的臨牀開發。

根據雙方意向性協議,恆瑞醫藥擬作爲基石投資人向天廣實生物進行約3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

2021年11月22日公告披露,恆瑞醫藥與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引進基石藥業抗CTLA-4單克隆抗體CS1002,恆瑞醫藥將獲得CS1002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研發、註冊、生產和商業化的獨佔權利。

恆瑞醫藥將向基石藥業先付5200萬首付款,再支付1000萬、1500萬到11.85億的里程碑款。

2021年7月31日,恆瑞醫藥公告成,爲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價值,出資5000萬投資蘇州工業園區薄荷三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其他股東還包括海南先聲藥業、齊魯製藥等。

2022年6月7日公告稱,爲提升公司資本運作能力,做深公司產業佈局,恆瑞醫藥擬與控股子公司盛迪投資、恆瑞集團簽署《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共同發起設立合夥企業。恆瑞醫藥出資1億。

與此同時,近兩年來恆瑞醫藥的業績仍持續下滑。2021年,恆瑞醫藥營收259億,同比降6.59%;扣非淨利42億,同比降29.53%;2022年1-9月營收159.45億,同比降21.06%,扣非淨利30.5億,同比降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