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酸賴清德中常會談氣候 民進黨這麼回

賴清德中常會談氣候遭侯友宜酸 民進黨迴應了。資料照

民進黨今中常會,邀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以「氣候變遷衝擊全球:臺灣的世界參與-極地研究、地熱發電及碳封存」爲題專案報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取消氣候論壇,卻來中常會取暖;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表示,請候選人提出各自國政政見跟主張理性論辯,不要再任意批評。

張志豪會後轉述賴清德聽取報告後裁示,面對全球暖化議題,看見臺灣團隊的世界參與,極地研究團隊所帶來的關鍵資訊,讓大家知道氣候變遷對整個世界的威脅與機會是現在進行式。但也沒有人可以預測最危急的時刻何時真正發生,因此執政團隊及臺灣社會必須持續準備,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及因應。

賴清德說,佩服許院長的投入與促成,中央大學在北極圈成立臺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和第一個極地研究中心,這不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更是臺灣有能力參與國際社會,做出實質貢獻的有力證明。

賴說,民進黨是最重視淨零轉型、能源轉型的政黨,爲了達到2050淨零轉型,民進黨從上任以來,啓動首次能源轉型,將能源朝去碳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的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就是具體的成果;未來還要進行二次能源轉型,加速地熱、氫能、生質能海洋能等前瞻再生能源的開發。

賴清德說,也要透過碳捕捉及碳封存的實際應用,開闢另一條減碳路徑。這所有的目標,都需要厚實的研究成果支持,期待團隊未來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爲政府施政的參考。

賴清德表示,人才是因應地球暖化的最終解法,人才是所有產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政府推動各項淨零改革的關鍵。就如同許院長所說,「ESG已是全球企業的核心課題,永續人才更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只有讓人才像活水一樣源源不絕,臺灣才能在國際上維持強盛的競爭力。

此外,賴清德致詞還提到昨天去參加臺北紡織展(TITAS)的開幕典禮,紡織產業透過以永續環保、機能應用及智慧製造等三方面,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他說,會展中他也看到尼龍回收再生、原液染色纖維、海洋紗、無水染色紡織品、回收保特瓶PET紡織品及生質環保紡織品等等,臺灣的紡織業實在非常地了不起。而臺灣的紡織業已經走出有別於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新道路,共4500家公司,年產值5000億新臺幣,創造14萬多個工作機會,更難得的是替臺灣賺進1571億淨順差,是全臺灣第四大淨順差的產業。

賴表示,臺灣各行各業已經全力往永續發展、淨零轉型的目標在邁進,一方面是國際大廠的要求,另方面是因爲臺灣的產業目光看得遠、投資得很早,也因爲走出這條路,纔沒有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