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中華民國憲法是兩岸護國神山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開宗明義指出,這場總統大選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兩岸政治上的護國神山」。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4總統大選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20日登場,兩岸議題成爲三黨候選人攻防重點。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開宗明義指出,這場總統大選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兩岸政治上的護國神山」,並直問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清楚說明是否要放棄臺獨主張、終結民進黨臺獨黨綱。

賴清德一登場即反擊侯友宜,他強調,將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的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也只有2350萬人民纔有權利決定。

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主張,「臺灣自主、兩岸和平」的態度,維持現在享有民主自由、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向等前提下,用對等、尊嚴方式和大陸展開交流。他直言,臺灣是中美溝通橋樑,而不是棋子。

在兩岸政策主張上,侯友宜強調,自己會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反對一國兩制、臺獨,並尊重92共識,採取「3D戰略:嚇阻、對話與降低風險」,讓兩岸不斷溝通、增進善意,遠離衝突。

侯友宜引用臺積創辦人張忠謀的話表示,和平是一切國家發展基礎,沒有國家安全就會失去一切,「中華民國憲法是兩岸政治上的護國神山,一定要顧好」。

賴清德則表示,他願意在對等、尊嚴前提下,敞開大門與中國交流合作,他對和平有理想,但不曾幻想,將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人民保家衛國的意志,強化國防與經濟,以及強化與民主陣營的合作,發揮威懾的力量,不引戰也不畏戰,以備戰來避戰,來達到和平的目標,靠實力保衛國家。

柯文哲則以過去雙城論壇、世大運經驗指出,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可用「五個互相」,包含互相認識、瞭解、尊重、合作跟諒解,知道兩岸都各有困難,在互相諒解情形下,找出可接受方案。但國家安全不是隻能建立在對方善意上,因此主張國防預算達GDP 3%,纔能有尊嚴地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