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工匠”獎盃,湘潭打造!

本報訊(記者 陳錦)“再往左彎一點,底部還需要打磨打磨。”“頂部偏重了一些,中間的飄帶看樣子還得繼續加工下才行。”……伴隨着耀眼的弧光,在幾人輪番錘打下,一件件形狀宛如飄帶的金屬零件被“雕琢”成型。連日來,在江麓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中國兵器首席技師、全國勞動模範羅軍一行人神情嚴肅地盯着工作臺上這件特別的“藝術品”,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着修改方案。

而這件特別的“藝術品”便是即將在本月底亮相第二屆“湖湘工匠”發佈儀式的獎盃,是“湖湘工匠”的身份與榮耀。爲此,來自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的羅軍和全國勞動模範唐銀波、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歐勇、湘電集團的全國勞動模範易國強等一批勞模工匠、技能大師齊聚於此,與時間賽跑,作批量生產前最後的衝刺。

“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毫無畏懼,對我們工匠人來說,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首屆“湖湘工匠”稱號獲得者,也是此次創作團隊的領頭人羅軍介紹:“我們在月初接到任務,4月20日前要完成100尊獎盃的製作。獎盃要求分量足、外觀精緻,還必須充分體現湖湘工匠的技能水平。”

據瞭解,獎盃杯體由蘊含“H工匠”字組合的湖湘工匠標誌六面立方體、紫銅錘造金屬飄帶及紅花梨木製基座組合而成,整體給人以匠心、靈動、創新、包容、傳承、穩重、向上的視覺衝擊,彰顯出其高品質和獨特價值。

設計公司雖然提供了數據和外形圖紙,但具體的細節參數和製作工藝全由工匠們自行摸索。這對見過“大風大浪”的技能大師們來說並非難事,創作團隊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羅軍負責協調策劃和統籌總裝,易國強負責坯體制作,唐銀波和歐勇主要負責獎盃的“H工匠”字組合立方體和底座的製作,工作室的其他能工巧匠們則提供服務支持和解決日常製作中的一系列瑣碎問題。大夥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目前,最難的金屬飄帶坯體的錘造已基本完成,其他各項工藝也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這尊由勞模工匠、技能大師與湖湘工匠獎盃設計師攜手打造的獎盃,是湖湘文化深厚底蘊的傳承與展現。而這場跨界合作的嘗試,打破了工匠與獎盃之間壁壘,生動體現了工匠們的團隊協作和集體智慧,隨着一批“大國工匠”“匠心產品”走向“前臺”,湘潭的湖湘工匠用雙手踐行工匠精神的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