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偉每日一PO 祝鄭麗文走出康莊大道

記者周佩虹臺北報導

政院發言人鄭麗文23日正式上任,並與媒體見面;而前發言人胡幼偉也在同時間臉書PO文,以三段廣告用語形察自己與政院記者互動:「7-11,Always Open」、「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只溶你口、不溶你手」;而她也祝福鄭麗文,祝福她走出一條更順利、更平坦,而且一定會更成功的康莊大道

▼前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圖/翻拍自胡幼偉臉書)

胡幼偉說,從他上任到離職,手機不但從未關機,也接聽每一位記者的來電;如果說接聽記者電話,也是發言人工作的一部份,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長達13個小時左右,而週末假日因爲行政院沒有開會,院長如果又沒有公開行程,爲了讓記者能夠交稿,發言人只好陪記者練劍,發言人則像7-11一樣,要always open。

辦公室樓下就是政院記者工作室,胡幼偉建議,發言人如果會做官,跟樓下這些臥虎藏龍兄弟姊妹們,最好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畢竟「言多必失」,記者沒提問,發言人不必主動發聲。但因爲他做過政院記者,「每次看到在記者室中爲發稿而辛勤鍵盤的無冕王們,總好像時光倒流」,於是,只要是不參加會議的時間,他就到記者室,和這些兄弟姊妹們哈啦兩句,和記者也就從不打不相識,愈混愈熟,終於成爲嘻笑怒罵、百無禁忌、沒大沒小,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好朋友了。

至於當發言人,當然要爲院長及政策辯護,在和記者討論新聞時,所謂發言人之發言,頂多只能運用修辭技巧,讓記者口頭上同意,我的言辭,也算是一種說法;但卻絕不能表態,想要干預記者的下筆方向,因爲事實上也干預不了,胡幼偉稱這是「只溶你口、不溶你手」的份際

他強調,四個多月來,自己就像7-11般地爲記者服務,跟記者相處得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和記者溝通新聞處理方向時,把握只溶你口、不溶你手的份際,走完了發言人之路。這種行路方式,當然不是最好的模式,而是我的個性經歷模塑出來的一種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