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萬2000在臉書買2張蔡依林門票 開唱都還拿不到票驚覺遭騙

刑事局提醒慎防假網拍詐騙。(本報資料照片)

多年來,每當偶像明星開演唱會時,門票開放預購時經常秒殺、一票難求,許多死忠歌迷粉絲買不到門票時,就會轉而尋求黃牛代購或臉書社團購買,除可能會面臨買到僞造門票的高風險外,更易誤陷臉書購物詐騙陷阱,匯了錢卻苦等不到對方寄來演唱會門票。警政署統計,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假網拍詐騙案件數達19件。

警方指出,北部50歲許姓男子擁有碩士學歷,去年12月底在臉書社團看到網友貼出專賣演唱會門票的資訊,即主動加LINE並詢問蔡依林1月7日演唱會門票價格及匯款帳號,在確認購買蔡依林2張演唱會門票價格1萬3000元后,便立刻至ATM轉帳到對方指定帳戶,但對方收到匯款後隨即刪文,許男聯絡不上對方,也未收到2張演唱會門票,才驚覺遭詐騙報案。

無獨有偶,南部30歲王姓女工程師,去年11月初也在臉書社團看到同名網友貼出專賣演唱會門票的資訊,王女遂加LINE並詢問蔡依林去年12月31日臺北小巨蛋演唱會門票價格及匯款帳號,王女於確認蔡依林2張演唱會門票價格1萬2000元后,便用網路銀行轉帳到指定帳戶,對方收到匯款後即向王女表示須等到開演前10天才將實體票寄給王女,但一直到演唱會當天王女仍未收到門票,也聯絡不上對方,才驚覺上當。

警方表示,臉書是網路社羣,而非購物交易平臺,透過臉書購物易遇上一頁式廣告及社團購物詐騙,尤其是高單價精品、各類3C商品,如手機、藍芽耳機、平板、掃地機器人,或是遊戲周邊如switch主機及遊戲片、樂高積木以及熱門演唱會門票等。警方分析此類假網拍詐騙手法,歹徒通常利用時下最夯、最熱門的商品吸引民衆購買,當有民衆向其表示購買意願,歹徒再誘導民衆透過臉書或LINE等通訊軟體私下交易,等到買家將款項匯入指定戶頭後就封鎖帳號,不予迴應。

刑事局預防科提醒指出,應選擇具審覈機制的購物網站,專業的購物平臺擁有完善的退貨及退款制度,即使商品有問題,也能找到負責人員處理相關事宜。同時要注意網路商品與一般市價是否相當,若差距過大則風險較多。警方也建議,要選擇有信譽的拍賣網站或購物網站,並瞭解欲交易之貨主的信用、風評等,並注意網址是否仿冒網站。

警方說,尤其要避免和賣家透過通訊軟體私下聯繫,因爲社羣平臺及通訊軟體缺乏完善的交易規範及審覈機制。另外,不要在未確認物品的情形前就將款項匯出,儘可能以當面交易並銀貨兩訖的方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