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九合一選舉顯示臺灣選民務實 對經濟感到沮喪

▲2018九合一選舉,總統英文前往投票。(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丁維瑀/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WSJ)25日刊出社評形容臺灣正位於繃緊的繩索上。文內寫道,24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果顯示選民指責總統蔡英文的同時也拒絕廢除核電,這些人表現出務實的態度

評論指出,此次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DPP)在許多備受矚目的縣市經歷挫敗,她宣佈辭去黨主席職位,如今面對2020連任大選的希望更加艱困。選民感到沮喪的主因,則是民進黨未能實現日益的繁榮。2015到2016年經濟衰退,之後GDP雖有增長,但物價上漲後的薪資沒有太大變化

文內描述,國民黨(KMT)的支持者包括退休公務人員軍人,這些羣衆受到民進黨實施的年金改革影響,這次用選票教訓執政黨

蔡英文2016年上臺後,承諾對於中國大陸會採取堅定的態度,不承認九二共識。當時許多民衆不滿前總統馬英九北京關係過於緊密。如今,北京對於蔡英文做出不合理的舉動,選民可能決定想要拋開這些令人頭痛議題

社評解釋,這說明了在公投中,民衆拒絕以「臺灣」而非「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申請參加東奧國際體育賽事,就怕此舉會激怒北京。至於能源政策方面臺灣人藉由公投表達不想要擴建燃煤發電,並同意不要廢除核電,比起環保人士,他們認爲太陽能風力發電無法驅使經濟。

評論最後寫道,雖然人們注意力依舊會聚焦在與北京的關係上,但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更大的挑戰是臺灣仍是一個說中文活躍民主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