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造車,走到了十字路口

近日,各家新能源車企都迫不及待的製作榜單,發佈銷量成績,但華爲問界一反常態的低調,外界只能在賽力斯的產銷快報中查詢到品牌銷量5666輛。

這個銷量和問界的最高月銷量相比,幾近腰斬。銷量驟減只是表象,實際上華爲新能源汽車業務已經困難重重,走到了十字路口。

合作模式裂痕

今年3月份,廣汽集團發佈公告稱,廣汽埃安AH8項目由此前的與華爲聯合開發變更爲自主開發。

這件事非同小可,預示着華爲與汽車廠商的“HI”合作模式出現了裂痕。

AH8車型是廣汽埃安和華爲的第一個合作項目,數年前就開始醞釀並高調宣傳,卻在即將量產的前夕分道揚鑣,也讓外界多了不少猜測。

有分析指出,廣汽埃安和華爲分手的原因是華爲過於強勢,什麼都想參與和決策。這次分手也意味着廣汽與華爲合作模式被降級,華爲也由此前的深度合作被降爲傳統供應商。

目前,華爲推出了三種與車企的合作模式:

第一種是智能零部件供應模式,即由華爲向汽車廠商提供車聯網模塊等基礎軟硬件產品,也是華爲早期與車企最基礎的合作模式。

第二種是HI(Huawei Inside)模式,是由華爲向車企提供全套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並在車輛打上 “HI”的標誌。

此前,華爲“HI”合作模式之下有三款汽車,分別是極狐阿爾法、埃安AH8、長安阿維塔。現在,極狐阿爾法基本銷聲匿跡,埃安AH8與華爲分道揚鑣,市場上只剩長安的阿維塔勉力支撐。

第三種是華爲智選模式,目前華爲僅與賽力斯以此種模式合作,並推出了問界系列汽車。

在三種合作模式之下,華爲的參與程度與主導作用依次遞增。但合作廠商對待華爲的態度則頗爲謹慎,尤其是實力強勁的傳統車企。

上汽董事長陳虹曾表示,“上汽不能接受與華爲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否則它就成了靈魂,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裡。”

毋庸置疑,誰掌握了“靈魂”,誰就掌握了主導權。任何實力強勁的整車製造都不希望被“喧賓奪主”,淪爲華爲的代工廠。

以此來看,華爲與廣汽的分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家。

“蔚小理”反撲

華爲生態系統的汽車銷量“高開低走”,反觀“蔚小理”卻在瘋狂內卷,提高市場銷量。

6月16日,餘承東在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演講中表示,比亞迪以及和華爲合作的車企將成爲在未來少數能活下來的倖存者。

有分析稱,餘承東顯然選錯了比較對象,以華爲目前的銷量,不僅追不上比亞迪,較第二名的廣汽埃安也有不少的差距。

事實上,以“蔚小理”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纔是華爲最大的競爭對手,其中又以理想汽車最爲典型。

去年8月,理想突然宣佈停產當時的主力車型理想ONE,“背刺”老車主。

理想創始人李想在微博發文迴應:“華爲的超強能力直接讓理想ONE的銷售崩盤、提前停產,一個季度虧損十幾億,團隊都被打殘了。”

彼時華爲與賽力斯合作推出問界系列汽車,無論是汽車動力模式、產品定價還是目標客戶,都與理想ONE高度重合,可以說全面對標對標理想。

作爲一個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華爲本身在組織動員、產品製造等方面頗具實力,再加上深諳互聯網營銷之道,幾乎將理想ONE逼入絕境。

作爲競品的理想很快做出了調整:組織架構方面,開始向華爲學習;產品方面,不再依靠單一的車型,而是面向不同羣體推出多款車型,告別一款車型打天下的時代。甚至李想也學起了餘承東在網上打嘴炮。

目前理想銷量聲勢日盛,6月達3.25萬輛,月度銷量首次突破三萬。理想汽車已連續四個月銷量超2萬輛。

同爲造車新勢力的小鵬和蔚來在經歷一段低谷後,也紛紛作出調整從低谷崛起。小鵬汽車在7月份推出新款車型G6,市場蔚來汽車則是全面降價,無論是銷量和口碑都進一步提升。

反觀華爲生態系統的汽車,卻是高開低走,進入2023年後,月銷量急劇下降,連續數月銷量在4、5千輛左右徘徊,幾乎淪爲新能源汽車的吊車尾。

戰略搖擺不定

華爲在造車的戰略上始終搖擺不定。

2020年前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華爲內部蠢蠢欲動。可就在當年10月份,華爲內部決議,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就在任正非簽發決議不久,華爲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從此前的ICT管理委員會劃歸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隸屬部門也由toB板塊調整到 toC板塊,並由餘承東直接掌舵。

餘承東曾經主導了華爲手機的成功,而此次掌舵智能汽車業務也被認爲是華爲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的暗度陳倉。

此後,華爲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並推出三種合作模式,距離親自下場造車只差臨門一腳。

今年3月,華爲更進一步。華爲生態汽車品牌統一煥新爲HUAWEI問界,華爲線下門店的問界汽車一度貼上了“HUAWEI問界”的logo。

但是華爲內部卻出現了裂痕。在華爲的內部會上,華爲輪值主席徐直軍直接炮轟:“有些個人、部門或者合作伙伴在濫用華爲的品牌,這些事情在查處過程中,華爲三十多年構築的品牌不會被誰濫用,華爲不造車,也沒有任何品牌的車。”

“我們會對所有的旗艦店、物料做出整頓,迴歸到戰略定位上來,華爲的戰略沒有變,也沒有任何品牌的車。”

言辭頗爲激烈,直指華爲的新能源汽車業務。

當月月底,華爲內部發布由任正非簽發的公告強調:華爲不造車,有效期5年。

作爲主導華爲造車的肱骨之臣老將,餘承東顯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華爲內部論壇,餘承東留言:“這個時代變了,這隻會讓我們更加艱難!若干年後,大家都會看明白的!留給時間去檢驗吧!”“對一個行業,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緩解,才能把握住正確的方向!標記一下,若干年後再來看吧!”

合作伙伴分道揚鑣,競爭對手絕地反擊,企業戰略搖擺不定,華爲也不似前幾年般財大氣粗。華爲造車,已經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