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捐贈關渡自然公園20週年 實際行動守護大自然

匯豐銀行總經理陳志堅 (左四)、獨立董事宋秋來 (右三) 將紀念白米制成的米醋原液倒入大甕中,進行釀醋封蓋儀式。(匯豐提供)

關懷環境永續,匯豐(臺灣)商業銀行今(25)日於臺北關渡自然公園舉行一年一度的「匯豐環境日」活動,號召超過320位同仁與親友前往關渡自然公園擔任自然保育志工。今年亦是匯豐銀行與關渡自然公園展開正式捐贈計劃第20週年,捐贈總額超過新臺幣1.84億元。匯豐銀行除了經費捐贈,更持續投入志工服務,協助臺北最大溼地孕育豐富多元的生態,不遺餘力守護大自然。

匯豐銀行近幾年與關渡自然公園的合作計劃更延伸至扶持在地小農,以環境友善的農作方式培育出富含芋頭香氣的溼地白米。今年「匯豐環境日」準備給同仁的早鳥禮便是採用此款溼地米,並透過內部投稿命名活動取名爲「豐荷日粒」,別具紀念意義。除與小農合作友善耕作外,計劃亦着力於有機農產品的多樣化推廣,如將白米釀造成米醋,不僅提高其商業價值,更替農作物帶來多元的可能性。今日活動亦由匯豐(臺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率領主管羣,將紀念白米制成的米醋原液倒入大甕中,進行釀醋封蓋儀式,象徵匯豐與關渡自然公園的合作,就如同釀醋般越陳越香。

匯豐(臺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表示:「匯豐銀行是臺灣第一家長期贊助關渡自然公園的民間企業,我們從2002年開始合作志工活動,更從2004年起正式合作捐贈計劃,至2023年這20年間,匯豐銀行共捐贈超過新臺幣1.84億元。我們積極投入溼地生態保育,推廣環境教育,守護生物多樣性,看到關渡自然公園成爲全臺自然教育中心的基石,匯豐銀行深感與有榮焉。」

關渡自然公園位處淡水河及基隆河的交會口,如同臺北市的後花園,因擁有特殊的自然生態,孕育多樣的溼地生物,獲國際鳥類聯盟 (BirdLife International) 列爲重要鳥類棲息地之一。在匯豐銀行的贊助下,關渡自然公園自2020年底展開五年氣候專案,內容包括進行碳匯研究及生態監測,作爲永續溼地管理參考;運用「生態造林法」原理改善功能不佳的綠地,增加碳匯量;並推廣友善農耕,培力小農使用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

匯豐(臺灣)商業銀行企業永續發展處副總裁黃靖涵表示:「匯豐銀行很早就體認到溼地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因此每年都鼓勵同仁與親朋好友投入環境保育行動,很多部門也會特別規劃一整天帶隊到關渡自然公園進行志工服務。截至2023年10月,匯豐銀行已投入近20,000人次參與關渡自然公園的環境保育工作,志工服務總時數累計近35,000個小時。守護大自然,珍愛我們所住的這塊土地,已深化成爲匯豐人DNA的一部份。」

今年的「匯豐環境日」規劃內容豐富且寓教於樂的志工活動,共有兩大主題。「環境教育體驗」透過闖關遊戲幫助大家認識小水滴的旅程,並明白水資源的重要性。而每年極受歡迎的「爲溼地做一件事」活動則有志工着青蛙裝下排水渠道,移除雜草與垃圾,讓冬季候鳥來臨時能有更適宜的棲息環境;也有部分志工負責整理樹苗環境,除去雜草及藤蔓,替樹苗打造舒適的生長空間;另有志工協助拔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還給原生植物一個適合的生存環境。此外,亦舉辦小農市集邀請大家支持友善耕作農產品,並有關渡自然公園的溼地三寶 (高蹺鴴、小水鴨、藍鵲) 大型人偶與大小朋友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