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川普 李世光:臺灣沒有搶走美國人工作機會

經濟部長李世光。(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加碼催票,點名臺灣搶走美國人工作機會,未來會以重稅手段嚇阻企業外移。對此,經濟部長李世光認爲,該說法應是「選舉語言」,直言川普對臺灣研究還不夠深,實際上,臺、美產品呈現互補,雙方民衆都有受惠,「臺灣沒有搶走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完全沒有。」

川普10月31日在密西根州的一場造勢活動高喊「美國第一」,宣稱未來會直接致電企業,告知對方高層,若打算外移工作機會至其他國家,只要造成美國人失業,恐怕就得面臨35%重稅。值得一提的是,他特別點名臺灣,提到1家美國最大工具輪胎製造商在密西根州一口氣解僱300人,就是因爲把生產線外移置中國大陸南韓和臺灣的關係

爲此,民進黨立委黃偉哲7日在立法院經委會上質詢李世光,「我們搶走什麼工作機會?你要不要有態度藉機說明澄清一下?」李世光則提到,臺灣對美輸出最高爲資訊通訊科技(ICT)產業,實際上,雙方應屬互補,舉例來說,臺灣製造業協助蘋果(Apple)公司生產,對當地服務業也有幫助,若直接由美國生產時,成本恐怕過高,「所以應該不是搶走美國人工作機會,而是和美國民衆相互受惠。」

至於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誰當選對臺灣影響較大?李世光話說得含蓄,「川普的政策比較不清楚,以目前來看,他當選影響會大一點,」整體而言,他認爲,川普對臺灣的發言應屬「選舉語言」,其實對臺灣的經濟研究還不夠詳細,僅在維持過去一貫論調──全球化對美國製造業不利。

談到選舉結果可能對臺衝擊,李世光坦言,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勢必會受到影響,由於川普、希拉蕊對TPP看法各異,加上此次國會大選也同時舉行,屆時共和黨、民主黨何者佔多影響恐怕都不盡相同,會「比想像中更復雜」。對此,他說,行政院已定調,會密切與TPP其餘11國聯繫,待選舉結果出爐,會再作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