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炒直切、生吃橫切?4種「姜的烹調方式」...原來如此

生薑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冷的時後喝薑湯、到客家莊要吃薑絲大腸、吃壽司配生薑...「姜」在我們的飲食中是不可或缺的辛香料,不過你知道烹調方式不同,姜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嗎?日本生活知識網站《LAR Life&Aging Report》文章教你「姜的4種正確烹調法」,火炒直切、生吃要橫切纔對!

1. 什麼時候去皮製作一般料理時,通常會將姜去皮後使用。因姜的皮帶有特殊味道,若不是爲了去除異味而料理,就可能讓姜的味道使料理味道改變。不過許多料理的食材本身帶有腥味等異味,就可以讓姜連皮一起烹調,是否去皮應依照料理食材決定。

2. 燉煮食材最好連皮一起烹調如上所述,生薑的皮含有特殊香味,而燉煮的食材(例如:肉類)常常帶有腥味或其他怪味,若加入帶皮的姜一起燉煮,除了可以去除異味,也能讓姜的營養一起融入料理中。

▲薑母鴨。(圖/記者周宸亙攝)

3. 火炒時,姜要「垂直」纖維切火炒料理時若加入姜,通常需要讓姜的味道更突出,對着纖維垂直切可以讓姜味更香、更突顯。爲了逼出姜的香味,炒姜時應該先用小火爆香,加入其他食材之後再使用大火快炒。

4. 生吃時,姜要「平行」纖維切姜的味道比較濃烈,生食時若味道過嗆,將會難以下嚥。因此,小籠包、壽司使用的將應該儘量平行着纖維切,就不會被太強的味道嗆到。此外,薑絲、薑片也可以用醋醃過再食用,味道會溫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