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引擎譚待:全新升級“數據飛輪”助力企業業務發展

(原標題:火山引擎譚待:全新升級“數據飛輪”助力企業業務發展)

在企業數智化道路上,數據驅動正在發揮重要作用。9月19日,以“數據·飛輪”爲主題的2023火山引擎 V-Tech 數據驅動科技峰會在上海舉行。火山引擎總裁譚待在《數據飛輪:“數據驅動”的新範式》主題分享中指出,“數據驅動”是企業實現雲上增長的核心要素之一,通過反思問題和總結自身經驗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全新升級的“數據飛輪”。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數據飛輪的運作將會更平滑、更高效、更快速,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取雲上增長的新動力。

讓“數據飛輪”良性運轉,需要心中有“數”

目前已有很多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用了很長的時間進行數據中臺建設,卻沒有實現預期目標。譚待認爲其背後的原因在於,“有數據,但是不驅動”,沒有很好地滿足不同角色的數據需求。對於決策層,看不到真實的、最新的數據,無法掌握真實的業務狀況;對於中層管理者,存在着人才缺失、關鍵數據缺失的情況,甚至有時存在錯誤數據問題,導致實際業務推動根據數據作出的判斷與其預期目標“南轅北轍”;對於企業一線員工,由於缺乏數據意識,或者是缺少收集、分析、驗證和輔助執行落地的數據工具,導致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容易主動或者被動地憑經驗、拍腦袋,爲業務結果帶來非常高的不確定性風險。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字節跳動的數據中臺建設經驗,其關鍵在於三點:第一點是要讓一切都可度量。字節的經驗可高度概括爲四個數字:0987。“0”爲零數據事故,考驗的是企業的技術、運維、治理能力;“9”爲90%的需求滿足,需要企業數據團隊對業務很熟悉,能夠和產品、和業務的人員有深入的互動,具備滿足90%業務需求的能力; “8”爲80%的分析,考驗的是企業中間數據的建設能力;“7”爲70%的NPS,主要是企業業務對數據應用的評價。第二點是老闆要養成看數的習慣,由上至下推進數據驅動文化。第三點是一定要建好工具,需要相應的角色、組織和機制,一起協同,保證數據飛輪能夠持續、順暢、飛快地運轉下去。

譚待表示,企業內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工種、每一個不同的崗位,都應該進行數據消費,都可以成爲“數據消費者”,讓每一個人都做到“心中有數”。隨着企業中數據消費者數量越來越多、密度越來越高,其所積蓄的數據驅動的勢能也就越來越大。

大模型加持,讓“難而正確的事”更有效率

在譚待看來,數據驅動是一件難事,但是是正確的事。火山引擎希望持續和大家一起,把這件正確的事做好!當新的技術變革,來臨,將爲企業業務的增長帶來新的機會。隨着大模型技術潮流到來,火山引擎將大模型引入到了數據飛輪體系之中。

通過大模型的加持,不僅可以降低非專業人員消費數據、應用數據的門檻;也同樣能夠幫助專業人員提升在數據開發、數據治理和數據分析過程中的效率和精度。面向未來,相信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數據飛輪的運作也將會更平滑、更高效、更快速,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取雲上增長的新動力。通過升級後的數據飛輪,以更廣泛的數據消費爲核心和基礎,促進數據資產的建設,更好地助力業務的發展和價值的提升。更好地完成最後一公里,讓數據真正體現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