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 圖/美聯社

各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定10日(週二)發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透露,IMF已調降美國除外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據ECB官網,2019年卸下IMF總裁頭銜轉任歐銀總裁的拉加德,是接受法國《論壇報》(la Tribune Dimanche)專訪時提到,ECB抗通膨當然不是以釀成衰退爲目標,她對歐元區近期的展望「不悲觀」。

IMF在7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調升今年全球及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測。IMF目前預估全球今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3%,美國今年成長率1.8%、明年1%。

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5日曾強調,最新預測數據將顯示,「當前全球經濟成長步調仍相當疲軟,遠遠不及疫情前的20年平均成長率3.8%。」

喬治艾娃上週在象牙海岸阿比尚演說表示:「中期來看,由於各地成長動能存在明顯差異,全球成長前景恐疲弱加劇。美國擴張動能比較強勁,但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正在放緩,中國經濟活動也不如預期。」

不過喬治艾娃認爲,各國央行實現軟着陸的機率提高,也就是在經濟不衰退之下馴服通膨。

IMF與世界銀行年會9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Marrakech)登場,是半世紀以來首度非洲召開。

年會正式揭幕前,喬治艾娃在象牙海岸發表例行開幕演說提到,全球經濟要實現繁榮,前提是非洲繁榮,尤其是在21世紀。

喬治艾娃指出,非洲有巨大的潛能、豐富的資源、無限的創造力和能量,這裡有全世界最年輕且成長最快的人口,卻因全球現今面臨的挑戰而受重創。

她表示,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氣候災難、生活成本危機、地緣政治動盪衝擊全世界,非洲受害尤其明顯,坐實非洲須強化經濟韌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