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北京冬奧疫情控制目標是「零擴散」而非「清零」

國際奧委會(IOC)首席衛生專家麥克羅斯基(Brian McCloskey)表示,IOC對北京冬奧疫情控制目標是「零擴散」(zero spread)而非所謂「清零」(zero cases)。(摘自新華社)

北京冬奧在即,對大陸「清零」防疫政策形成巨大考驗。國際奧委會(IOC)首席衛生專家麥克羅斯基(Brian McCloskey)表示,IOC對北京冬奧疫情控制目標是「零擴散」(zero spread)而非所謂「清零」(zero cases)。按北京冬奧組委會說法,從1月4日至22日,已有72起陽性確診案例,33人是進入奧運閉環區域後檢測出確診,但已抵達的171名運動員,並未檢測出陽性感染案例。

《南華早報》引述一名高層醫療官員說法指出,北京冬奧會不可採用「零感染」模式,北京組委會將更務實考慮採用「零擴散」的作法,來保障中國民衆的健康安全。

身兼北京冬奧醫學專家小組負責人的麥克羅斯基表明,Omicron的高度傳染性確實令人擔憂,雖然全球的Omicron的確診案例不斷激增,也可以預期在北京冬奧開幕前會有更多的確診案例傳出,但不諱言,北京冬奧所採用的閉環管理機制,正在發揮阻絕擴散的作用。

報導稱,IOC和北京冬奧組委會公佈一項核酸檢測報告,從1月4日至22日共有2856人奧運會相關成員抵達北京,在進行336421次的相關核酸檢測後,發現72例確診病例;其中在機場檢測出39例確診,在冬奧閉環區域內發現33例確診,但已抵達的171名運動員,並未檢測出陽性感染案例。

麥克羅斯基稱,從目前看到的相關確診個案數,與去年東京奧運時期的情況相差不多,也符合國際奧委會的預期。但他也強調,「IOC從未設定在閉環區零確診的目標,IOC的目標是零擴散。」;之所以要設立閉環就是要將來自世界各國參賽的選手與當地中國民衆隔離開來,避免疫情擴散。

IOC表示,上述72位明確診感染的人員都已經遭到隔離,且追蹤其相關的密切接觸者,但IOC並未明確指明72名確診案例中,是否有感染Omicron的個案。按規定,所有進入冬奧閉環區域內的運動員、官員和相關人員在出發和抵達北京時都必須接受核酸檢測,並且每日還將接受PCR 檢測。

面對此前有外界聲音認爲,相關檢測可能遭到人爲操作,麥克羅斯基也駁斥稱,這些檢測都將由北京醫務人員與當地的實驗室來進行,所有檢測作法完全符合國際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疫情持續吃緊,目前已累計43例確診,其中豐臺區屬於重災區,目前豐臺全區近200萬民衆已接受核酸檢測。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23日稱,當務之急要堅持從快從嚴從緊,堅決管控風險隱患、切斷傳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