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喊卡 熱鍋上的「螞蟻」 估值最高腰斬4兆

專家指出,螞蟻集團因IPO被喊停後,其IPO前約高達2800億美元的估值,將可能也減半至約1400億美元(約臺幣4兆元)。(圖/新華社資料照)

原本大陸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母集團螞蟻集團將同時在上海及香港上市,預估將募資344.7億美元,成爲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案,但在日前因涉監管問題被喊停,有專家指出,螞蟻集團因IPO被喊停後,其IPO前約高達2800億美元的估值,將可能也減半至約1400億美元(約臺幣4兆元)。

上個月,馬雲在上海舉行2020外灘金融峰會演講,抨擊大陸現有金融體系僵化,並批評全球很多監管部門監管到後來自身沒風險,卻造成整個經濟不發展的風險,引發爭議。陸央行也透過機關所屬報紙連續3日用資深學者名義呼籲加強監管、確保金融穩定,反制馬雲言論,馬雲等4高層被大陸證監會等4機關聯合約談,隨後螞蟻集團IPO也被喊卡。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在螞蟻集團IPO暫停後,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Iris Tan指出,若螞蟻集團IPO前達4.4倍的淨值比(P/B ratio),降至和全球頂級銀行相同的水平(約2倍),估值可能會大跌25%到50%,相當於該公司的估值從2800億美元降至1400億美元。

報導指出,Aletheia Capital財務主管Sanjay Jain估計,螞蟻集團的本益比,可能降至其借貸利潤10倍左右,倍率約是該公司先前對螞蟻集團估計的一半,新的估值將使螞蟻集團,更接近部分體質較好的銀行。

截至目前爲止,花旗集團未來12的月的本益比約爲8倍、新加坡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 Ltd.)約爲12.6倍、大陸最大零售銀行之一招商銀行約爲10倍。

此外,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駐香港分析師Leon Qi則表示,爲了使螞蟻集團的資本等滿足監管要求,較現實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向關聯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注資200億至400億元人民幣。但若監管對螞蟻集團的要求不那麼嚴格,則該公司估值受到的衝擊就會降低,且由於螞蟻集團的信貸技術及支付APP能量強大(安裝在10億部手機上),預計該公司的估值,不會降至銀行的水準。

Aletheia Capital的賈恩(Jain)便說,如果螞蟻能夠證明它受到的國家服務壓力降低,或許能夠獲得更好的風險評估及更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