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民俗運動現代魅力 體育署主辦競賽全力培養下一代

臺南歸南國小舞龍競演。(體育署提供)

龍年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舞龍活動,從最初祭祀祖先、祈求甘霖等傳統文化活動,發展爲一種競技運動,並列於國民體育法施行細則第3條我國固有優良體育活動之一。

教育部體育署爲使我國固有傳統體育永續發展與傳承,長年致力於民俗體育紮根政策,藉由辦理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師資培育、影音教材開發等舉措,提升國內各級學校民俗體育活動蓬勃發展,成爲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爲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管道,並培養終身運動習慣。

體育署主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從92學年度的1,134人次,到112學年度共有20縣市532所學校9,083人次參賽,各項參賽指標皆創下史上新高,參賽人次在過去20年間增長約8倍,此顯著成長足見校園民俗體育普及化程度,亦展現傳統體育項目嶄新的風貌,成功吸引學生們投入學習。

近幾年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產出不少常勝軍,如彰化芳苑國中舞龍項目、臺北市立大學醒獅項目、苗栗後龍國小扯鈴項目及金門中正國小文陣項目,皆寫下連續9年獲得特優的佳績,而高雄茄萣國小在宋江陣項目獲得3連霸,屏東仁愛國小跳繩隊及金門金寧國中小扯鈴隊,也在參與隊數最多、競爭激烈的兩個項目中拿下特優,可見各級學校長年對民俗體育推展的支持、用心與成果。

而爲了進一步提升競賽的水準和挑戰性,並透過直播分享給所有愛好民俗體育的民衆,體育署自108學年度起增設「菁英決賽」,精選出包含舞龍在內、極具觀賞性的5種項目,讓全國賽出線的各組前2名隊伍在菁英決賽中爭奪最高榮譽「金質獎」,這不僅是對選手們技能展現的考驗,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絕佳展示。

新春佳節各地民衆可以到體育署官方YouTube頻道MOE Sport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uV3RRqg3s,片段7:50-50:50),欣賞國中、國小競技舞龍男女混合組全國賽前2名隊伍(臺南市大甲國小、臺南市歸南國小、彰化縣芳苑國中及新北市雙溪高中)精彩演出,並透過專業老師講評,認識這項集結武術、舞蹈、民族鼓樂的舞龍運動,感受龍年氣氛。

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盛會,更是臺灣傳統民俗體育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典範,讓民俗體育從民間進入學校,爲傳承注入活水源頭,也爲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