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電子重返主流 臺股短線中性偏多

電子人氣回籠,帶動國內26檔科技基金近1周績效全數翻正,投信法人表示,今年電子股擺脫五窮六絕,淡季不淡,7、8月更進入旺季報復性資金潮來了,看好下半年表現,目前臺股科技基金值得加碼。據統計,截至5/25止按今年以來績效來看,前四名都有兩成以上的績效表現,當中,以統一奔騰基金42.23%表現奪冠,其次依序是新光創新科技29.76%、兆豐國際臺灣先進通訊20.97%、合庫臺灣高科技20.37%。

本土疫情確診數量持續飆高,卻澆不熄資金重回電子股熱情,受惠全球通膨疑慮降低、美國公債利率下滑,推升美股科技類股大漲,帶連臺股受到激勵,25日電子股成交值比重回升至49.02%,更帶動臺股成功站上季線,電子股重返市場主流,臺股短線中性偏多。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文同表示,近來本土疫情升溫,國人消費行爲保守,店家營業時數縮短,國內消費趨勢明顯下滑,使傳產震幅擴大,資金逐步往電子股挪移;電子股則持續受惠漲價題材,5、6月營收穫利暢旺,下半年業績仍具成長動能,目前電子股的產業榮景,僅走到一半,續航力更上看到2021年,更添增國內科技基金的投資吸引力

從產業前景來看,吳文同指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缺口大,至少延到2022年都是,目前各家晶片供應商苦喊缺貨,甚至不少業者提前加價訂購2022年各家晶圓廠產能;同時,臺系IC設計大廠預料第三季晶片價格還會上漲,主要是晶圓代工、封測成本仍持續上升,顯示國內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上肥下瘦」沒有改變,配合終端3C產品也醞釀漲價,也讓NB、面板、PC相關類股,5、6月營收穫利表現「淡季不淡」,擺脫「五窮六絕」窘境預估電子產業第二季營收穫利表現「淡季不淡」、7、8月進入旺季後,有望啓動新一輪行情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