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國經濟觸底回溫 股市可望打底復甦

另根據攜程旗下 FlightAi 市場洞察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中國國內航班超過8萬架次,日均水準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左右。不僅國內航班運力已恢復至常態,需求的攀升更是強勁,五一期間,北上廣深杭、成渝之間航線最爲熱門,國內假期的單程含稅機票均價爲1,211人民幣,較2019年同期增長39%。中國內需消費力道逐見回升。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公佈第一季經濟數據,GDP成長率達4.5%,加上中國2月包括零售銷售、新屋價格與不動產投資之年增率都陸續轉佳中,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爲本金)經理人施斌認爲,細看中國具備廣大內需市場,相關經濟數據觸底反彈,紛擾全球已久的通膨問題在中國控管下相對溫和,中國經濟正走向復甦之路。

施斌指出,中國目前已恢復日常生活,疫情對經濟狀況影響轉趨微小,尤其各種疫苗與政府因應措施也都已有對應方針,未來大規模疫情重演機率不大。

此外,中國房地產緊縮政策已結束,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宣佈衆多支持房地產政策。施斌強調,過去一段時間,質量與財務穩健的開發商,銷售增長達30%、40%,促使房產市場分化加大。他進一步提到,對房地產產業控制風險是第一位,增長反而不是首要,最重要的是看重財務謹慎的企業。

對於未來,施斌認爲,以長遠角度來看,還是看好中國消費性行業,主因在於受外部因素影響比較小。特別經過五一假期,讓市場看到中國境內的內需消費實力。再加上中國消費升級是趨勢,尤其消費領域,海外品牌要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難度高,且不如中國品牌更瞭解本地市場,因此中國本地的消費企業具備極大競爭優勢

自中國推出各項刺激政策與支持計劃,加上關鍵的防疫解封政策,樂觀投資情緒重燃投資人對中國股市的熱情。

施斌表示,整體來說,中國經濟今年肯定會出現恢復過程,只是如何調整經濟結構,的確是個挑戰。

施斌舉例表示,像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已失去優勢,如何促進人口增長或者是需要提升每個人素質或生產率提升是當務之急。此外,政策如何有效激發企業與人民的積極性,提高GDP、突破中等收入的瓶頸,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依舊有幾十年的發展空間。

至於在看好的板塊方面,建議投資人可配置受惠中國復甦、正常化及監管放鬆之板塊 ,像是金融(財富管理、保險)、醫療保健(醫療、藥物、外包服務機構)、消費(食品飲料、數位遊戲、購物)、不動產(地產及相關服務)。

在中國利空出盡、投資市場情緒回升的環境之下,中國股市可望自底部復甦,因此目前可說是低檔佈局的時機。只是在國際情勢仍變數層出的情況,中國股市仍不脫震盪,因此當前若要前進中國股市,建議選擇風險管理以及選股策略更嚴謹的基金,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達到分散風險之目的。